第五十二章 纲常不正埋祸根 权数太急塞正听(1/3)
刘虞,字伯安,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祖父刘嘉曾任光禄勋,父亲刘舒曾任丹阳太守,刘虞通过举孝廉担任曹吏,因能履行职务而获升为郡吏,后因累积政绩迁为幽州刺史。本来刺史干得好好的,可是谁知道乌桓来了,将幽州搅得乱七八糟,没办法,只好丢下幽州跑了,这事办得不地道,不过关系不大,因为他和皇上刘宏的关系特别好。怎么说呢?在刘氏的子孙里,刘虞是第一个被刘宏外放州刺史的,自从汉初八王之乱后,大汉便很少给刘氏子孙这样的封疆大吏的职权了,当然,刘虞也只是刺史,不如州牧有军政集一身的权利,不过后世的人都知道,后来,刘虞也是第一个被刘宏封为州牧的,那可是真正的封疆大吏了,如此便可以看出刘宏和刘虞的关系有多么密切。这便为什么在董卓将幽州的乌桓赶走后,刘宏将其调回了并州,而继续留任刘虞为幽州刺史。
只是这一次,刘宏被公孙瓒送上的丰功伟绩冲昏了头脑,忘记了这个宗室至亲还在幽州。不过再说回来,刘宏犯这样的错误也并不奇怪,因为在刘宏的固有思想里,估计早忘了辽东郡、辽东属国和玄菟郡是幽州的治下了。这就如同一个赌徒输了钱之后,继续赌,然后将钱赢了回来,于是大手大脚的挥霍庆贺自己赢钱,他却是忘记了这些赢回来的钱便是自己的钱。
公孙瓒也忘记了自己是幽州刺史刘虞的下属,或者是装作忘记了。总之,他对刘虞毫无尊重可言,嫣然一副平起平坐的派头。从此刘虞的政令便很难进入公孙瓒辖下的三郡,这三郡之人也根本不知道还有个幽州刺史是他们的上官,而只知道他们的长官是公孙瓒。
可是,刘虞没有忘记,他也有过自己的宏大愿望,他也想过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将大汉的固有土地全部收回来,可是自己手中没有兵权,特别是幽州,兵权主要还是集中在边军的手中,可边军是只听命于朝廷的,自己这个刺史是半点边都占不到。如今好了,地方收回来了,可是和自己又没有半点关系了,不但没关系,现在连自己的政令都下不去了。啪的一声脆响,刘虞一剑劈断了面前的案几,发泄着心中的愤怒,却将更多的恨意堆积在了自己的心中。
公孙瓒是一个攻城略地的战将,但是他内政能力一般,可这些难不倒他,他将自己家中的几个弟弟公孙越、公孙范全部找来,又联系了辽东本家兄弟公孙度来助他,这三人中尤以公孙度能力最强,直接被公孙瓒任命为辽东太守(注意,未经过刘虞同意的),将辽东郡和辽东属国全部交由其经营,而自己则专心攻打玄菟郡的各县。
再说这公孙度,字升济,同为公孙瓒一支,只是少时随父亲迁往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后又去了玄菟郡,初为小吏,建宁二年(169年),继升尚书郎、冀州刺史,后被免官。
大家也可以看得出来,公孙家族在辽东、辽西势力一直不小,只是后来乌桓在这两地占了主导之后,公孙家族才不得不将势力撤出了这二郡,如今公孙瓒回来了,公孙家便立刻在这里遍地开花,形成了一个以公孙家族势力为核心的利益集团。
自古以来家族势力给人的印象是不稳固的,当这个势力太过庞大时,便会分裂,除非统治这股势力的人能力够大,手腕够强,可是千百年来这样的人又有几个,而这样的家族势力却是很多,于是便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上演了一个又一个家族势力的分崩离析,然而这却不能说明家族势力的不稳地,相反,在势力形成的初期,这样的结构基本上是最为稳定的,他们通过相同的血统来维系关系,而摒除了异姓之间天然的竞争因素,团结在一起,只为一个共同的目的,将自己的家族发扬光大。
如今的辽西辽东便是这样。公孙度等几人竭尽全力来发展农业、经济,用来维持公孙瓒日益壮大或者说庞大的军队,以达到继续壮大势力范围的目的。所以,辽西辽东几乎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墙,将刘虞甚至是朝廷的政令全部挡在外面,降低了一切可能的干扰,也成就了公孙瓒未来不可一世的霸业。
当然,此刻的公孙瓒首先面对的就是小辽水边的这座西盖马城。
公孙瓒的军帐内,一众校尉以上的武官济济一堂。放眼望去最上手的便是高览和赵云二人,如今的高览已经是公孙瓒手下武登营的将军,官职为中郎将,麾下五千壮士,皆是辽东辽西新募的青壮,如今这些人虽然只是新兵,但是在高览这位铁血统领的率领下用不了几场硬仗就会成为精锐。赵云依旧率领的白马义从驰骋疆场,只是如今的白马义从已经不再是一个部曲而是一个营,整整五千人的编制,全部都是精锐,有原来跟随赵云的,还有辽西乌桓中仰慕赵云威名而加入的,当然不是什么人想要成为白马义从都可以,筛选条件相当苛刻。而赵云也已经是汉军中的一名中郎将,这让他不禁又想起了李宣,是啊,如今自己才终于站在了和李宣同一起跑线上,他未尽的心愿,自己来替代。在这二人的下手还有一些或生或熟的面孔,校尉霍充便是其中一员。话说这霍充当日也是追随公孙瓒东征西讨,或者说东躲西藏,一直都没有离开,虽然此人本事一般,但是忠诚度还是可以肯定的,但是看到当日自己手下的一个什长如今竟然成为将军,这种翻天覆地的打击还是让他有些消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