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帝归 下(1/2)
双军对垒,战意寒空。
永历出现在昆明城下,明军顿时热血沸腾,守军却竟无人敢应,他们是来剿灭南明永历的,可当直面永历天子时,才发现自己似乎并无对抗的勇气。
君权皇权早已根深蒂固在每一个大明子民的心中,昆明的守军不是那些走投无路的流寇,吃不饱穿不暖才举起反旗,对抗天子王命,守军却曾经是这个国家的守护者,享用着全国一半财政支出的关宁铁骑,他们心中有愧,有悔,亦有无奈。
当永历天子出现的那一刻,守军将士们忍不住百感交集,唯独少了作战的意志。
吴三桂和洪承畴面面相窥,他们怀疑过永历到来的真假,却也只是怀疑,以他们对永历的了解,这个可能性极低。
可是现在,永历不仅来了,还独自来到城下劝降,这份胆量,这份气魄,这份王者无双,难道真会是那个懦弱无能,丢弃军民逃到缅甸的永历天子?
吴三桂进退两难!
很多时候,吴三桂想得太多,想的太好,他无事不从自身利益出发,也有做大事的狠心,决心。在一番精心操作下,吴三桂完美的耗完了军中的八旗兵马,使得他再也不会受到任何肘制,在军中拥有绝对的权威。
而清廷遭遇连番大败后,更加难以有效控制兵权在握的吴三桂,反而会对他极尽恩宠,这也是吴三桂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事到如今,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
可当永历驾临城下,吴三桂才发现他正面临巨大的危机,城中兵马愿意和明军交战,可又有多少人愿意和永历刀兵相见呢?
明军昨夜的疲兵之计,原本算不上什么妙计,可随着永历的出现,对于本就疲惫的守军而言,等于又给每个人的身上套上了一层枷锁,ròu_tǐ上和心灵上的疲乏会同时爆发出现,明军若是这个时候猛攻城池的话,昆明真有陷落的可能!
吴三桂心中无比焦虑,洪承畴却突然低喝道:“那人不可能是永历天子,一定是李定国让人假冒的,试图乱我军心!”
李定国一直以忠君爱国的形象示人,而找人假冒永历天子的行为可是大罪,多少有欺君忤逆之嫌,即使李定国有万般理由,也必会让他和永历天子之间产生隔阂,同时使他在世人眼中的形象一落千丈。
而正因为如此,才会让普通士卒认为真的是永历天子驾临,而非李定国找人假冒,吴三桂也管不得永历天子真假与否,军心已经难稳,局势却要稳住,于是即刻下令道:“传本王命令,督战队严密监察各段城墙,发现任何懈怠作战者,当斩无赦!”
高压强令能稳住局势一刻,但万一战事艰难,受到的反噬也会巨大,吴三桂无计可施,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李定国的这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计谋,用的当真是狠辣精确。
自古善人和恶人在较量时,基本都是善人吃亏,而善人想要战胜恶人,必需表现出比恶人更恶,李定国现在就是如此,用人假冒永历之恶事,对付吴三桂这个大汉奸!
当然,一切尚无定论,永历天子说不定开悟转性了,城下是他本人亦有可能。
永历劝降之后,并无远走,而是继续立在阵前,抬头远望昆明城,见城头有旗帜飘扬,人头攒动,却给人迟滞犹豫之感。
守军沉寂无声,静待明军攻城,背后虎视眈眈的督战队让他们只能被动守城,至于有多少守城的意志决心,连他们自己都说不清楚。
吴三桂望向洪承畴,希望向来足智多谋的洪承畴有办法挽回当前的劣势,可不待他说话,洪承畴推开了左右侍卫,拿来了三个放置箭矢的木箱叠了起来。
在众人的惊讶的注视下,洪承畴站上了木箱,把自己整个身躯都暴露在城墙上,放声高喊道:“大明天子远道而来,真乃英雄也!不过我等不能欺你等鞍马劳顿,不如再过三日后,一决高下如何?”
洪承畴摆明在用缓兵之计,对于永历的赞叹中,又不失轻松自在的态度,似乎抵抗永历御驾亲征只是一件游刃有余的小事。
形势比人弱,气势不能输!
吴三桂暗自称赞洪承畴应对之机敏,眼下明军正逢锐气,守军却是士气消沉又困倦彷徨,等到休息三日,明军气势稍落,再行交手,把握大增,本以为永历不会同意,没有想到永历略作沉吟,竟不咄咄相逼,点头道:“洪经略说的不错,那三日后再战就好。”
洪承畴一怔,没想到永历竟然同意了他的建议。
这本来是个不利于明军的决定,永历没有理由不清楚,而即使永历不清楚,李定国怎么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或者说明军还有更大的阴谋?
洪承畴心惊不已,见到永历拔出天子剑,用力一挥,明军缓缓后退。他们来如山,去如岳,凝重非常,从兵法上说,清这是有利于守军趁势而攻,可昆明城中怕是没几个人想出城攻击。
吴三桂暗自舒了口气,方才若战,必是苦战,却想不到洪承畴能把不战的理由说得这般冠冕堂皇,更想不到永历竟然答应了。
可明军退归退,吴三桂却不敢轻信,担心明军会杀个回马枪,直到有探子禀告,明军不仅退回了营地,还拔营继续退兵了二十里,在一处叫做鬼望坡的地方驻军。
吴三桂无比诧异,明军为何退的这么远,他们到底是何居心?难道是自身发生了某种变故,放弃了对昆明的围困?
洪承畴从叠起的木箱上走了下来,凝声说道: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