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青石村里 菊花送三嫂(1/3)
说完后,老爷子大口地喘了几口粗气,倚在墙上歇息了一会儿后,就将自己刚才对这件事情的分析和判断,缓缓的对儿子述说了起来。
听着父亲的话,刘七是被彻底折服了:已经是近七十岁的人了,老人家还是那样头脑清楚,思维敏锐、缜密,看问题透彻、睿智。
不仅理清了事情的脉络,设想了事情的发展,同时,还将可能发生的种种结果进行了预见,从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等到说完了这一番话以后,老爷子对儿子说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一、严守秘密。除了现在已经知道这件事情的人以外,不准还有另外一个人再知道这件事;
二、事不宜迟,今天下午,七儿就出去租一辆马车,明天早晨天不亮的时候在庄外准备好,一早上,菊花就陪伴着三儿媳妇出发;
三、如有人问起这件事,就说三儿媳妇因为丢了红儿,心情不好,菊花陪着回她娘家去了;
四、两人要在七儿的岳母家,多住些日子,现在是刚进入阴历十月,等到过了清明以后再回来,让三儿媳妇彻底养好身体;
五、回来后,关于孩子的身世,对外就说是三儿媳妇的妹妹过继给她的。
吩咐好了这一切,老爷子望着儿子,疼爱地说:“七儿,这几个月里,你自己独自在家,就苦了你了。要是饭菜不方便,就到爹这里吃。
也辛苦菊花了,就说爹拜托她了,好好地伺候她三嫂,如果真如所料,将来在刘家,她也是做了功德一件啦!”
略一思索,老爷子又吩咐刘七:“七儿,去把书柜上的那个盒子拿给爹。”
等到刘七拿过盒子递给老爷子,老爷子从兜里拿出钥匙,一边打开盒子一边说道:“至于两人的花销么?爹这里还有两个金元宝,这都是你爷爷留下的。
生前嘱咐说:等山庄到了急用时,再拿出来用,已经是放了多年了。现在,就是到了该用的时候了,我拿一个给你,她们俩的花销应该是够了,剩一点就给你岳母,她一个人生活也不容易,也算咱感谢人家吧。”
当刘七把金元宝拿在手里时,眼圈红了,强忍着没有掉下泪来:这可是爹最后的积蓄呀!
也是整个山庄刘家人的最后积蓄呀!本来儿子应该尽孝:挣钱给爹花。但是,在这个山庄中,到哪能挣到钱呀?
只有前些年,几个哥哥到山外做点山货买卖,挣得了几个钱。可是,又赶上三哥身染重病,不治而亡,爹爹心痛我们,就不让我们出山了。
今天急用,也就只能拿着爹给的元宝了。
到这时,刘七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只是拿着金元宝,眼含着热泪,怔怔的看着爹。
“你们这爷俩在演哪一出呀?拿着金元宝还要哭,怎么了,七儿嫌少?”不知什么时候,娘来到了炕前,笑眯眯的对这爷俩说道。
老爷子一看七儿娘的表情,就知道爷俩刚才讨论的事情,她在外屋全听到了。
从老伴轻松的话语中,他也知道七儿的娘是支持自己的决定的。
于是,挥了挥手。对刘七说:“记住爹所说的话,赶快去忙你的吧!”
刘七收好了元宝,跳下炕来。先向爹和娘告别后,推门走出门口:现在已是晌午了,外面阳光普照,山庄又有了一些暖意。
他顾不得先回家吃饭,只是走到自己家的门口,向菊花打了一个招呼,说他有事情,过一会儿再回来说话。说完,就急匆匆地向庄外走去。
也许是冬天天短,在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刘七才回来。
先是到父亲的房中告诉了一声:车已雇好了。然后,又急忙回家把爹的决定告诉了菊花,等到菊花再出去告诉三嫂时,已经到了上灯的时候。
到了这时,刘七才开始吃今天的第二顿饭。
待到菊花回来后,二人就开始急急忙忙地拾掇行装,互相嘱咐了一番。
等到这一切都收拾停当了,已经半夜了。赶快上炕休息,刚睡了一小会儿,头遍鸡叫声传来了。
二人赶忙下炕,弄了一点饭匆匆吃了,这时传来了三嫂的敲门声。
来不及让三嫂进屋,刘七就推开门,为两个女人提着行装向村外走去。
四下里静悄悄的,一片漆黑,黎明前的风非常凉。
三个人尽管都穿着大棉袄,可是,山风刮来,还是禁不住打着寒战。
菊花扶着三嫂,三个人深一脚浅一脚的向村头走去。等走到老爷子家附近时,三嫂首先发现族长屋里的灯亮了,在大门口的石阶上,默默地站着两个人。
三个人的心头一热:那不是爹和娘吗?儿女们真是不孝啊,大冷的天,又让你们操心了!
黑暗中,三个人不约而同地站了下来,默默地向爹和娘鞠了一躬,忍着泪水,转身向庄外走去。
雇来的马车已经在村口等候了,刘七将两个女人送上马车,又再三地嘱咐自己的媳妇要照顾好三嫂后,挥挥手,马车就启程了。
菊花的娘家在青石村,离这里有一百二十多里地。初冬季节,地上已经结了厚厚的一层霜。马车在不太平坦的山路上奔驶,一路颠簸。
为了减少对胎儿的震动,菊花将两个人所带的行李,垫在三嫂的身下,裹紧棉衣,两个人将头缩在衣领子里面,以减少迎面而来的寒风的侵袭。
中午马车休息时,二人也没下车,就在车上把自己在家里带来的干粮,简单地吃了一点。
可也挺快,在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