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村民互助组的灵感(2/2)
好的帮助成绩差的,这样就能够促使同学共同提高。”“嗯,这个办法不错,只是有些同学几门都不好怎么办呢?”带有磁性的男声问道。“这也没什么问题啦——”银铃般地女声说:“我们就让班上尖子生和差生结成互助学习小组,促使尖子生帮助差生共同进步。”“行,这是一个好办法,值得我们一试,今天我们就讨论在这里,马上回学校向老师汇报,具体拟定各个互助学习小组的名单。”
听到几个学生的讨论,周端阳眼前突然一亮,脑子似乎一下子开了窍,他突然想到了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切入点:成立村民互助组。
有了明确的目标,周端阳的心里亮堂起来,当即开车回到住房。打开电脑,找到度娘输入村民互助组后,顿时跳出了许多条信息,果然这些信息里有着丰富的内容:有个村长带头组建互助组,由村干部带头28人编成4个小组,小组长由熟悉村情的村干部担任,领着干农活。在村干部的带领下,短短的一个星期,村民互助小组的队伍,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从一开始不到30人扩大到150人。
村民互助小组,目的让善良朴实、勤奋、厚道的村民聚到一起,互帮互助、互通互联、共享共治,为中国农村土地改革市场化奠定基础。
还有个村产业“互助组”抱团致富,一个烤烟大户在烟苗移栽时节,主动邀约烟农、村邻组成“互助组”,互相帮忙移栽,达到节约劳务资金、抢抓农时的目的。
有的地方自发成立了产业“互助组”,由区域内驻村干部、村干、党员及产业大户带头,互助一些产业大户,帮助五保户、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残疾家庭和留守妇女等特殊家庭,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按照劳动能力、发展意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采取“十户一体”组成一个产业互助团队,通过信息共享、技术互学、销售互帮等方式,让党员群众“抱团”发展,不断提升贫困农户自身的“造血”能力。
有一位村民,因母亲患有神经关能症没有劳动能力,只能在家里帮忙干活,没有上过一天学,婚后她种过地、喂过猪、放过羊,给单位做过饭,在镇上开过饭店,多年来生活依旧是老样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她决定开始走种养殖之路,历经三年审批下来500亩荒沙地,在荒沙地上投资140万元,养殖羊、鱼,种植玉米和苜蓿。还在500多亩荒沙地栽植1万多株杨树,20多万株栽松树,让荒地披上绿装。她富了之后,没有忘记父老乡亲,而是用她的纯朴、善良帮助更多的村民,让大家一起富起来。她积极鼓励和帮助村民发展养殖业,在她的带动下,现在全村家家户户养羊,成了全镇出名的养殖示范村。为了使全村的养殖业能健康发展,她建立了家庭兽医室,义务为全村提供猪、羊、鸡、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指导饲料配方,传授科学养殖知识。时间久了,村民们也尝到了科学养殖的甜头。
有个镇党高官提出以党员带动科技致富帮扶群众脱贫,互助组开始组建分别成立了“葡萄”互助组,“桃”互助组、“劳务输出”互助组、“冬枣”互助组、“关心关爱”互助组、“手工编织”互助组6个小组。从而使村里迅速步入了脱贫致富之路。
有个村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通过商议,成立各种帮扶小组引领和带动大家,科学种田科技养殖,引进现代化高产业新品种、专家技术人员田间地头传授技术经验。这个村支书说的一段话:“扶贫攻坚要因地制宜,只单纯的给贫困户发放米面油及贫困资助只是缓兵之计,解决不了根本上的问题。面会吃完油也会吃完,吃完了继续穷,互助小组的目的就是激励这些贫困户不断地去学习新知识不断地完善自己这才是重中之重。”在周端阳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此刻,周端阳的思路一下子全部打开,通过上面的实例可以充分地证明,采取互助组的形式,的确有助于农村的脱贫致富。于是,他想道:自己回村后将村里几个特困户组成一个互助组,利用自己的优势,发挥他们各自的特点,就能帮助他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再通过以点带面,促使整个村子富裕起来。找到了奋斗的方向和目标,周端阳感到底气也足了。
(本章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