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六脉神剑是假的?(2/2)
县,唐朝的时候称之为晋宁州。阳城堡这个地名的由来,还得从大理国说起。
唐朝灭亡之后,就进入了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
公元937年,后晋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洱海地区贵族高方、董伽罗灭了大义宁国,定都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国号“大理”,史称“前理”。
当时的大理国疆域覆盖今中国云南、贵州、四川西南部,以及缅甸、老挝、越南北部部分地区。
这晋宁州当时就属于大理的地盘,被改称为阳城堡。
段氏建国大理之后,经数代相传,朝中大权逐渐被高氏一脉控制。
公元1080年,杨义贞发动政变,杀大理国君段廉义而自立,改元德安,号“广安皇帝”。
高氏一系的领头人物高智升,派儿子高升泰带兵讨逆,诛杀杨义贞,拥立段廉义的侄子段寿辉为大理皇帝。高智升自任布燮(宰相),以儿子高升泰为缮阐侯。
自此高氏父子在大理国权倾朝野,搞得段寿辉和他的继任者段正明都很害怕,先后避位做了和尚。
大理段氏,从此沦为高氏傀儡,直至大理亡国。
公元1094年,时任宰相高升泰篡位,废段正明,自立为王,改国号“大中”。
公元1096年,高升泰病逝。
由于云南诸部的反对,高升泰临终前嘱咐其子高泰明还政段氏。于是高泰明拥立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为大理皇帝。
由于段氏政权中断过,故从段正淳起的大理国史称“后理”。
段正淳虽然是后大理国的皇帝,接受高氏归还的政权。然而高氏在朝廷仍有很大的势力,当时大理国的宰相皆出自高氏之门。
段正淳最后在1108年时让位给其子段誉,自己出家为僧。
段誉为大理国第16代国王,直至南宋高宗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禅位为僧。
这个段正淳、段誉父子就是金庸先生的小说《天龙八部》中的两位fēng_liú人物。
只不过,现实中的这对父子皇帝并不象小说中那般fēng_liú潇洒,也不会什么“六脉神剑”。
他们段氏一脉不愿当皇帝而去出家,也并不是因情所困,而是忌惮高氏一脉的势力,不得已而为之。
熟悉政治的人都懂得政治其实就是一个平衡的过程。
如果各方势力都能达到平衡,那就是一个安定团结的大好政治局面;如果不能平衡,那么,什么政变、谋反、叛『乱』之类的事件都会接踵而至。
大理的段氏本应是大理国真正的主人,但由于高氏一系势力实在太强,导致段氏大权旁落。
为了谋求政治上的平衡,让段氏、高氏不至于彻底撕破脸皮、兵戈相向,这大理国的皇帝便想出了一个让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
这个办法便是段氏的国君到了一定年龄立即禅位,自己则出家为僧。
因为禅位之后,新上任的君主要想真正能够掌握大权,甚至能够与高氏一脉匹敌,那是需要一个时间积累过程的。
在大理国内,肯定还是存在反对高氏的力量。
只是这种力量要想与新上任的君主结合在一起,并在新君主的扶持下逐渐壮大,达到能与高氏一脉一较高下的地步。三、五年的时间肯定是做不到的。
想想几百年后的一代圣君康熙皇帝。八岁登基,直到十四岁才铲除了权臣鳌拜及其余党,开始亲政。
连大智大勇的康熙皇帝都用了六年时间,才能摆脱傀儡的身份。那段氏一脉的诸位人物,谁能比得上康熙皇帝?
因此,这段氏一脉的皇帝都是当几年皇帝之后,主动禅位给自己的兄弟或子侄。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