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第一次做新三板就遇到烂企业(2/3)
洋洒洒的写了31页的审计交换意见,列举了30多个问题,比如说,公司的注册地在南宁,银行基本户只能开在南宁,而公司的建筑施工项目又分布在各地,因此为了取款方便,公司以个人名义开立的银行账户多达7个,而且多数都没入账,属于“小金库”。列位看官,你道审计组是怎么发现的小金库?话说,公司的出纳是个乖巧的女孩,刚毕业不久,之前没有经历过正规审计,公司之前的审计都是走过场。331现金盘点那天,志通的同事心生一计,跑过去把门一关,厉声喝道把所有钱和存折都拿出来,出纳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阵势,吓得一时不知所措,竟乖乖的把所有私人存折都交了出来。
除了银行存款,固定资产也有很大问题,公司多台公务车车辆行驶证上所有人显示的居然是个人,企业解释说是因为公司的注册地在南宁,在tj上不了公司牌照。更严重的是公司没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没有固定资产卡片和台账,公司究竟有多少固定资产,每个固定资产存放在哪里基本没人知道,更没专人管理,更别提给每个固定资产编号了,甚至有的固定资产已经报废了都没人知道。
存货管理就更要命了,公司没有专门的仓管员,没有建立收发存管理台账,公司每采购一批货物,会计仅凭供货方提供的供货单入账,领料的时候就更随意了,有时候甚至不过磅就直接把原材料领走了,会计做账竟然全靠施工队估数——小李啊,这个月石头领用多少吨?大概15吨吧——总之,入库没有入库单,出库没有出库单,实际库存有多少是一笔糊涂账,几乎没人知道,也没有人牵头组织盘点。
人力资源管理也是极其混乱,由于是建筑公司,大多数职工都是农民工,他们当中绝大多数都没签劳动合同,也没缴纳保险,公司更提供不出花名册,因此很难确定员工身份,公司仅凭员工签字就把工资支出去了,而且工资发放随意,不是每个月固定日期发放,而是想发的时候就发,发的还是现金,很难知道这些钱最终进了谁的口袋。
费用报销就更乱了,很多大额费用没有发票,而且走的还是现金,理由是施工现场交通不便,员工去银行取钱不方便。施工现场大多地处偏远,很多项目支出没有发票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从审计的角度来讲,这样的项目风险实在太高,你很难核实费用的真实性。
……
小堆花了半天的时间才把331审计交换意见看完。更让人无奈的是,331列举的问题,630基本一个都没整改。
有一次,小堆在核实成本的时候,发现很多大额支出凭证后面没有附合同。原来公司作为总承包商,很多项目是分包出去的,公司竟然没有与分包商签分包合同,而是仅凭口头约定,与分包商结算进度款的时候,也是仅凭对方提供的进度报告就把钱支出去了,基本上对方说多少就是多少。
没有合同就把钱付出去了,而且付的还是几千万,这也太随意了吧。
小堆多次找到红,问能否提购贤。
红第一次说没有,第二次说你等一下。
第二天上午一上班,红便把一摞“分包合同”拿了过来,从合同的墨迹来看,像是新打印的,就连印尼都还是未干的,更蹊跷的是,所有分包合同的乙方代表签字竟像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
都说建筑施工企业是野路子出身,什么事都敢干,小堆算是领教了。注册毕竟不是破案机构,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鉴定合同的真伪,既然你提供了,我就收着。
一般来说,企业管理上的不规范,是可以逐步改善的,但会计核算水平的高低,可不是三两下就能提高的,这涉及到会计人员的素养问题。如果说上市公司的会计核算水平是博士级,新三板挂牌企业怎么也得是个硕士级,可悲的是gx通源顶多算初中水平,但见它要框架没框架,要分录没分录,账做的像狗屎一样,简直是人见人怕,鬼见鬼哭,真不知道红是怎么领导的,也不知道她的注会当初是怎么考下来的。
审计人员最怕看到的就是一锅粥似的烂账,简直是无从下手,小堆花了两周的时间才把公司的账目摸了个大概。
言归正传,gx通源属于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适用于《建造合同准则》,收入确认与完工进度有很大的关系。
gx通源同时正在施工的项目有13个,但多数属于零星工程,大项目只有三四个,欣选取了最大的一个让小堆去现场看一下完工进度,顺便盘点一下石砂、水泥等原材料。
欣选取的是一个保障房项目,远远的望去楼房的主体框架已经封顶,但具体完工进度单凭肉眼是看不出来的,对于财务知识见长的审计师来说,盘点完工进度实在不是他们的强项,很多时候审计师只能听信被审计单位的说辞,像走过场一样。
存货盘点就更不用说了,存放原材料的地方有半个操场那么大,石砂堆积的像小山一样,把所有原材料都过一遍秤基本不可能。会计开玩笑的说,别看石砂水泥这么多,(需要的时候)两铲子就铲没了。小堆象征性的看了看就回去了。
经过一个月的鏖战,工作逐渐有了眉目,终于接近尾声了。话说gx通源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之前不叫这个名字,后来改的名,有意思的是,自从改名之后公司时来运转,出去投标屡屡中标,只是虽然业绩不错,体现在账面上的收入却很少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