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江夏叛乱(1/2)
如此又过月余,刘备闲暇时便去田间地头走访,又让何兰派出去不少庄客打探消息。
却发现一切和以前没多大变化,要说不正常的,也就是老百姓的身体比以前健康强壮了许多。
至于刘备担心那野兽的事,经过查探发现,各地的野兽伤人的事不但没有增多,反而逐渐少了。
后来刘备还不放心,便亲自去查看,发现不少的野兽都遁入了密林之中。这不是它们害怕了,而是越来越多的野兽开启了灵智,相较于以前的横冲直撞,现在它们学会了蛰伏。
这样的结果显然是刘备十分不愿与见到的,但是他现在也没有什么解决的方法,只能暂时先听之任之,等实力提升之后,再想办法解决。
因为眼前,还有许多大事发生。
相较于什么都不懂的普通百姓,那些会武艺的游侠剑客,在这回的天地灵气复苏这种,收获更大。一些佼佼者,甚至有了飞檐走壁、开碑裂石的手段。
他们中大多数人原本就不怎么约束自己,现在觉着有本事了,更是横行无忌、扰乱地方。
刘备作为宛城的父母官,自然要保证一方安宁,不能任由这些人胡来。为祸一方的严厉打压,侠义道德表率也得鼓励。
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高顺这段时间内几乎都成了捕快,他们可都是当世顶尖的高手,由这几个人领兵出马,自然是手到擒来。用了将近半个月的工夫,宛城,甚至是整个南阳,一些原本不安分的人全都老实了下来。
可就在刘备想要歇口气的时候,有县吏禀报:“刘校尉,荆州刺史赵凯求见。”
他找我干什么?
刘备皱眉,这个赵凯在朝中颇有一些根基,但是为人却并不怎么样。所以无论刘备还是王章,自打来到宛城之后就没和他有过什么交集。
但人家自动找上门来也不能往外推,于是刘备亲自领着一干县吏,把赵凯迎了进来。
客气完了之后,赵凯说道:“刘校尉,我这回来找你,也是迫不得已了,所以才来请您帮忙的。”
“什么事情,竟然能把你这堂堂荆州刺史,给为难成这样?”刘备也有些好奇。
“江夏蛮又反了!”
“又反了?”刘备愕然,为什么要用又呢?
赵凯一看刘备这样,便解释道:“光武皇帝建武二十三年(47年),南郡的蛮族反叛,等着平定之后,为了防止他们再起事端,便把南郡蛮7000余人迁到了江夏。后来孝和皇帝永元十三年(101年),南郡巫县的蛮族再次叛乱,事后一部分人又迁到江夏…”
刘备奇道:“江夏蛮不会就这么来的吧?”
赵凯点点头,“确实如此。”
我去!刘备简直无语了,这全往一个地方送,那就算南郡没事了,江夏也得接着乱啊,“后来呢?”
“后来江夏蛮经常叛乱,最近一次叛乱是在建宁二年(169年)九月。”
刘备掐着指头算了算时间,都有十一年了,抬起头诧异的看了赵凯一眼,他也不是什么忧国忧民的主啊,怎么关心起这事来了?
于是说道:“赵刺史,这天塌下来有高个儿的顶着,这事江夏太守都不着急,你跟着担心什么?”
刘备倒也不怕这么说会得罪他,反正现在的刺史可不是什么州牧,也就是俸禄六百石,监察太守的官职。而且眼前这个,更是个结党营私的角色,这样的人肯定不敢得罪自己。
果然,赵凯讪笑道:“那江夏都尉,正是在下的族兄。后来在下去见曹尚书令,他便给我指了您这条明路。”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但即便是如此,却也不能让刘备立刻答应帮这个忙,他有些为难的说道:“既然有这层关系,那帮着平叛本来是义不容辞的事…”
话还没说完,赵凯就连连道谢。
刘备摆摆手,“找刺史,你先别急着谢,听我把话说完呀。”
“好,好,您说,您说。”
“关键这没有天子诏书,我要是敢擅自出兵。否则有人趁机参我一本,说我起兵造反,那就百口莫辩了。”
赵凯听了也皱起了眉头,刘备这么谨慎也无可厚非。毕竟他是宛城县令兼南郡校尉,这江夏叛乱和他也没关系啊。哎?赵凯眼前一亮,笑道:“有了!”
“哦?有什么好主意了?”
“这次江夏蛮和庐**黄穣联合,聚集了十万之众,已经攻克了四个县城。我们何不上疏天子,说这些贼众入寇南阳,到那时您就师出有名了。”
嗬!这可真是个馊主意,闹不好还有可能把老丈人给害了,于是说道:“奏章你可要斟酌好啊,南阳的权贵不少,而且王府尊和我素来不睦,可别泄底了。”
赵凯笑道:“您放心,随县离着江夏很近,而且那里是咱们的人,只要他们那里告急,就连王府尊也会以为这事是真的。”
这人,安邦治国的策略没多少,肚子里鬼主意倒是挺多。
刘备之所以答应他,可不是曹节的原因,一方面是想把人马带出去拉练拉练,增加一下战斗经验,另一方面,也是准备再荆州建立一定的威信。
数日后,随县告急,有了合理的借口,刘备让高顺管理军务、训练士卒,自己和关羽、张飞、赵云、黄忠挑选了1000人马,直奔江夏而去。
不一日到了江夏地界,在平春县和赵凯的族兄赵宣合兵一处。
这老小子长得倒是相貌堂堂,卖相和那勇猛的武将简直没什么两样,但骨子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