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演奏准备(1/2)
林嫂的评判,沈砚白有不同意见。
“你可别小看了赵智光,他看上去嘻嘻哈哈,满嘴跑火车,这都是表面,你要知道他曾经是蓝衣社的档案员,接触过很多机密的东西,如果很容易就泄露出去,他能活到今天吗,而且此人有常人不及的记忆力,这不仅仅是靠天赋就能完成的,他的努力程度,外人一般都不会去关心。“
林嫂点了点头,似乎是认同沈砚白的说法。此前与老金接头时,因为涉及到齐联春的事情,林嫂才从老金口中知道了齐联杵的军统身份。
沈砚白进而说道:“齐联杵,你是知道的,他和赵智光在警察厅一起共事时间也不短了,现在又一起调到了21号,据我所知,两人私交很好,但是,齐联杵从赵智光那里套出多少情报,实际也并不多,这不是齐联杵的能力问题,而是赵智光有我们看不到的过人之处,原先蓝衣社管档案的,警察厅里还是干的老本行,现在21号的情报处长,想想这些经历,没那么容易被人套走情报的。”
沈砚白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要跟赵智光接触,除了想办法套取情报外,可以利用特高课的消息与赵智光互通有无,这就需要之前建立互信关系,起码也得有相互利用的默契。
沈砚白之所以这样解释,实际是对林嫂进行了答疑解惑,不然的话,也许林嫂会认为与赵智光的接触可能有点多余,因为已经有了齐联杵的存在,沈砚白言下之意就是齐联杵起不了作用的时候,也许自己的价值就显现出来了。
这一次与林嫂沟通是否的确有必要,沈砚白并不十分确定,因为她还不太了解林嫂,总之,都是做情报工作的,小心行事是必须的。
至此,沈砚白的应酬算是可以有一些的了。下了班,沈砚白便去了彭瑞东的家,目的是把齐联春的最新情况作一汇报,面对伊藤下面的计划,主要是指计划中伊藤会安排“抗日分子”到齐联春身边,老彭建议一定要把这个所谓“抗日分子”的身份让齐联春尽早鉴别出来。
沈砚白说,这个不必太担心,齐联杵自然会有所动作的。
关于所谓“抗日分子”的人选,老彭问沈砚白是否清楚。
沈砚白说:伊藤没有透露,“抗日分子”什么时间出现也不清楚,伊藤应该是在等待时机,等待着齐联春的激进行为。
这个人选问题,是否是在特高课的日本特务中挑选,沈砚白同样无法判断,只觉得这个人选要求应该还是比较高的,就算日本特务的汉语再好,发音上也难保不出问题,所以沈砚白凭感觉,认为人选还应该在中国人里挑,21号的人可能性比较大,如果是21号的人,那没问题了,齐联杵自然会处理的很漂亮,具体的,也只能是到时候再看了。
沈砚白还告诉老彭,自己的计划伊藤并没有终止,所以为齐联春制定去延安的实施方案不能停。老彭说:放心,情况已经向上级汇报了,南京这边已经安排好了方案,到时会派人把齐联春送到苏北根据地,根据地那边也会安排好把他送到延安。
街头拉小提琴,这种演出方式齐联春从未有过,不过他见过不少,在德国、在奥地利,在维也纳都见过,拉小提琴、长笛、吉它、手风琴,还有小号,流浪艺人的一种谋生方式,这些街头演奏并不罕见。
当年齐联春也经历过磨难、困苦、彷徨,那时候齐联春就曾想过这样的街头演奏,之所以没有走到那一步,这还在于他的坚持,还有脸皮薄,再有家境殷实的缘故。在最困难的时候,齐联春依靠自身努力与好运气的叠加,他成功打动了维也纳交响乐团,从而成为了一名专业的小提琴手。
如今回到中国,命运又把他与他的祖国荣辱联系到了一起,经海伦这么一提醒,齐联春欣然决定要尝试一下街头演奏,不为艺术,不为音乐,只为表明一个中国人的决心。
之前写的那篇千余字的澄清文章,齐联春又仔细斟酌,主要是为删减字数,精炼文章,因为他要写一张大字告示,篇幅太长,怕是影响路人阅读。删减字数想着简单,做起来也并不容易,齐联春感觉到每字每句都是心声,也都是心血,删掉每一个字都像剜掉一块肉一样。
经过一个小时的如琢如磨,最后这篇文章被压缩到了三百余字。家里没有很大的纸张,特意上街去买,宣纸看过,觉得不好,要摆在街头的地面上,想来强度是不够的,店老板又取来最厚的宣纸,齐联春还是不满意,店老板说再没厚的了。
海伦说:“电影院的海报不也是纸的嘛。”经这么一提醒,齐联春就到了隔壁的一家店,有卖年画的,买了两张,不在乎画的是什么,只看画的背面,很不错的大白纸。
笔墨备好,齐联春很用心地把精炼后的澄清书誊写在大白纸上,一次成功,没用到第二张年画。
为感受一下明天的街头演奏,齐联春在家的小院子里模拟搞了一次彩排,大字澄清书摆在地面上,小提琴的琴盒压住纸的一条边,然后还试演奏了几个曲目,感觉还不错。
至于曲目,齐联春也是有准备的,他已经改编了几首国内流行的歌曲,还有几首小提琴独奏曲,当然也还有他自己写的几个曲子,到时也看自己有什么样的心境感受,在这十来个曲目中随意选择。
齐联春轻轻抚摸着他那把“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在街头上,齐联春舍不得用,因为他不能确定不被日伪来砸场子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