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会盟(1/2)
一般中原王朝彰显实力,如果是有积累的情况下,会选择开春北伐,而游牧民族南下一般会选择在秋天,秋天是马匹养膘之后的季节,对游牧民族正好是兵强马壮的时候。而春天正相反,古道西风瘦马,是冬天刚过游牧民族的标准写照。
司马季选择在春天开始北上,自然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决策,不在此时浪一波更待何时?鲜卑四藩的领地距离幽州又不是很远。
“道路平缓,由段氏鲜卑到幽州的官道,不会成为我军行进的阻力。”龙雀营统领唐强骑马跟着司马季的车驾,边走边感叹道。
“道路是相互的,谁强谁利用,只要自身强大,谁都不是我们的对手。”司马季呵呵一笑,后世有句话叫帝国主义的铁路修到哪里,帝国主义的势力就渗透到哪里。后世最爱在第三世界国家修铁路的那个国家,叫中国。
现在也是一样的,修路当然也十分重要,更何况不需要耗费多大的人力,出了长城草原上还是很平缓的,条条大路通罗马,那是罗马要满足自己的扩张。虽说后来这种交通也被蛮族利用到攻击罗马,可也不能因为有威胁就不修了。
要是为了防止被对手利用到,而选择连路都不修了,那不是在为难自己么,这和闭关锁国有个毛的区别。
“对了,把会波斯语的译者照顾好一点,物以稀为贵。”司马季对着唐强吩咐道,懂鲜卑语的幽州不敢说遍地都是,但也不难找。最差的情况下,燕王也是鲜卑语十级的存在。但波斯语幽州可没这个环境,都是跟着波斯工匠学的,他本人在王府里面学外语的流程也不顺利,两者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末将明白,不过此次彰显实力,和草原各部会盟,末将认为意义绝不次于南征。”唐强也是闲着没事,毕竟行军也是很无聊的,正好和司马季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历代君王,也有一些强力的君王有机会这么做。但这些君王视边族为牛羊,只是压迫。因此边族势弱时候就忍受,强大后就报复。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燕王此举都是尝试解决我大晋的北境之危。”
“互相报复也没什么不对,如你所说好歹各代君主好歹态度上没什么问题,就怕眼睛一闭关起门来过日子,这就很可怕了。严防死守终归不是解决之道。我们和草原的关系,就是要在自己拿刀的同时,想办法下了对方的刀。不管是文攻武吓,还是出钱收买首领,更进一步封王吸纳,都是一种手段,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帝国不要异想天开。”司马季很是认可的对唐强道,“大门一关过日子,就很蠢。类似一些当初儒生的言论,想要沿着长城老死不相往来,就是异想天开。互相伤害就互相伤害,但绝对不能躲。”
在司马季看来,农耕游牧沿着长城一线互相伤害很正常,这是地理决定的。这又不是只有中国碰到的问题,罗马波斯也都有边患,没必要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地理环境比中原差的地方,随随便便一想就有的是。
就拿波斯来说,西线和罗马对峙,西南方就是游牧的阿拉伯人,东方长期被游牧民族威胁,北方还要防备从高加索南下的游牧民族。这种地理环境不是比中原差多了么,怎么,人家还不活了?
一个国家想要四方民族都臣服,就要做好有一天被干的准备。一个民族几千年只揍别人不挨揍,这就相当于一个人从小到位只占便宜不吃亏,走到哪都是一片赞誉,这种人司马季也想要做,还可以用燕王的王位来换。
“其实在本王眼中,这片看起来没什么用的草原,比南洋还重要。”司马季对着唐强感叹一句便不再说话,闭目养神起来。
农业社会要承载人口,草原确实就是烂地一片。可工业社会,中国这种人口大国就需要海量的基本资源,基本资源就是煤铁石油。长城以南这些资源也很多,但配备上中国的人口,简直稀少的过分,后世中国的基本资源也只是能维持基本要求。
农业社会时期很厉害,但是工业社会被资源困住的国家,还有印度。后世印度就是人口海量,本土基本资源却不够的国家。工业时代的印度,其实远不如古代印度的地位,古代印度文明辐射的地方,甚至比中国都大,在阿富汗的贵霜也可以算是被印度文化辐射的一部分。
要说司马季对古代印度有什么槽点的话,那就是古代印度那股碰谁打不过谁的样子,还真有大宋帝国的风范,还有过之无不及,做了好几千年的大宋也是厉害。更厉害的是司马季现在都认为天下无敌了,都不敢接触古代印度,能什么都不做就让自己退避三舍的存在,燕王环首四顾,整个世界就这么一个。
如果司马季要是也学朱元璋定不征之国,肯定不会绕着国土一圈把扩张方向全部锁死,但印度肯定在其中,就算给他无数次机会对印度用兵,他也不想和种姓制度有一点接触。
北方确实太重要了,重要的不是地上能长什么,而是地下有什么。虽说南征已经被定为百年大计,南洋群岛和澳洲当然也有很多资源,可在司马季眼中那些地方很容易割据,想要避免割据又回到了本来的问题,一定要让本土强大有实力遏制未来的割据,不能把这片草原当成烂地一块。
别看大军开进似乎多么气势恢宏,但实际上司马季马上就到地方了,出关的第二天周围就有段氏鲜卑的骑兵过来引领,不到五天的时间,满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