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节 只应离合是悲欢(四)(1/2)
王矢叹了口气,道:“子烨,你说的话虽然不错,但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p
宋君鸿愣了一下,问道:“恩师此话怎讲?”/p
王矢道:“你说我们为什么要在全境展开如此大规模的剿匪大作战?”/p
“当然是为了保境安民哪。”宋君鸿毫不思索的回答。武者如剑,外驱敌寇,内安州县,这也是朝廷每年花费亿万官努藤养军队的原因。/p
王矢笑道:“是这道理,但清剿贼寇本来是地方官府的责任,力有不逮时才可申请我们军方联合开展行动。大多数的山贼都只是乌合之众,趁着宋金大战的余波未平才能浑水摸鱼沾点便宜,只要我们假以时日地方州府恢复过元气来,自可对大多数山贼剿灭之。何以鲁宣相令我们主动出击的命令却如此之匆忙?”/p
“还请恩师赐教。”宋君鸿乖巧的说道。/p
“这里面有两重原因。”王矢答道:“其一,山匪虽然只是一时之患,但毕竟对境内的战后重建和经济恢复骚扰极大。我淮南东路本是天下经济繁荣之处,在太平年景里,每年所产出缴纳的税赋可占大宋税赋的一成半之多。而战后重建,诸般样样都需金钱投入,除了朝廷的贴补拨划外,我淮南也必须自立才行。”/p
说到这里,王矢突然笑着对宋君鸿道:“哦,对了,你的那名亲戚苏雨农最近在巡查盐务,收回财税数百万贯之多,算是帮了朝廷大忙哩,恐怕飞黄腾达指日可待了。”/p
这事宋君鸿也风闻了一点,只是对详情却不甚了解。不过既然是对苏雨农有好处的消息,他听到还总是高兴的。/p
所以他咧嘴笑了笑,并不多絮言,因为他知道王矢要说的重点绝不是这个。/p
果然,王矢接着又绕回了主题:“朝廷虽然终于加大了对我们淮南的财力资助,但仍是有所不够。且,还有第二层原因——”说到这里,王矢停顿了一下。/p
第一层原因宋君鸿很容易理解,所谓“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为了官府治政的需要,莫说兴师动众的剿匪,就算是全军外出打劫也不无可能。三国时的曹孟德不就为了军费而动军队盗墓吗?当然,孔孟之道深入身心的鲁如慧是绝不会下令让宋君鸿去翻人坟茔的。/p
可第二层原因又是什么?宋君鸿疑惑的望着王矢。/p
王矢朝自己的官案方向孥了孥嘴:“上面有一封宣抚使司转过来的文案,你去瞅瞅吧。”/p
宋君鸿依言过去拿起那封文案,只见上面押着朱红的“机密”字样,宋君鸿瞅了一眼王矢,伸手从案袋中抽出了其中的文件。才轻看了一眼,就禁不住的“咦”了一声。只见里面第一张赫然是一封国书。/p
宋君鸿细读之,才现居然是金国递交宋国的国书。里面在用严厉的措辞质问既然宋金已经签订合约之盟,就应该与邻和睦,但大宋近期在两国边境的淮南的一些州县频频用兵,意欲何为?希望大宋做出解释。/p
宋君鸿愤愤的哼了一声:“我大宋在自家境内进行剿匪,何须跟他金国解释?简直岂有此理!”/p
“不过是借故寻衅罢了。”王矢冷笑着答道。/p
“那上面什么意思?”宋君鸿又问,有时皇帝和两府的宰枢们的意见在这种事情的处理上影响极大。/p
王矢答:“官家是个高傲的人,当然不会向先帝时那样轻易再向金国低头。只是现在国运维艰,管家也不希望轻易惹起两国纷争,令国家重建之事功亏一篑。所以官家最后令两府一边秘给鲁宣相,命人捎口信告诉鲁宣相咱们在淮南的剿匪之战,必须尽快结束。”/p
宋君鸿叹了口气:“弟子终于明白了。”/p
王矢正是受到了这种来自庙堂最顶端传来的压力,这才不得不更改向来稳健的用户策略,在急切之间同时向两家最大的敌人目标同时动手,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争取将两家匪患同时消灭,毕其功于一役!/p
宋君鸿暗叹了一口气,所谓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大多时只能是一句空话,将士出征在外时,往往需要面对两把刀的威胁,一把来自战场上的敌人,一把则是君王悬在自己头顶上的。好在这次皇帝赵措只是催尽快完成战役,而不是立即停战。尚能让王矢来最后打上这一把,而面对的也只是山匪之流,王矢也才敢采取这么大胆的用兵策略。/p
王矢招了招手说道:“看明白了就过来,咱们再一起合议一下对于两处分兵攻打之策。”/p
宋君鸿走回了王矢的跟前。/p
王矢沉思了一下说道:“我想让黄成军、强勇军全军和锋锐军的左、中两厢同时出阵,攻打‘张人屠’。”/p
“那‘摸着天’那里呢?难道只让锋锐军右厢一个厢过去?”宋君鸿惊讶地问,王矢这种编排,委实有点厚此薄彼了。/p
“让锋锐军右厢一个厢也有近五千人马。”王矢答./p
可宋君鸿仍然摇了摇头:“不能算的这么满,前阵子几次作战的兵员损耗还没有来的及进行补充,受伤的兵员也不能立即投入战斗,这样算来,锋锐军右厢只余三千六、七百人而已。”/p
王矢道:“无妨,我也再让附近的两支禁军都抽调一部分人马前去支援,再加上地方州县的人,全计起来也仍会有七、八人左右。对付一支山贼,也该是够了的。”/p
然后王矢又苦笑了一声:“当然,我也知道如此排兵算不得什么上策,但无奈‘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