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部队的家底与危险信号(1/2)
老大回来了,这一晚整个东川基地。没人敢溜出营区去喝酒,没有人敢随地乱扔烟头杂物,更没人敢因为天热不带头盔在外头溜达。考试、罚款,对营区里所有弟兄来说都是难以忘记头疼事。
半醉好睡觉,可是当熟悉的起床号声响起时,赵诚“嗖”的一下从床上跳起来。七月下旬正是昆明最热的时候,不过相对于赤道地区的高温,倒也不会让人觉得有多难受。匆匆擦了把脸,穿好军装、戴上头盔,又对着镜子整了整军容。回到军营就必须按照部队的规矩来,自己要是稍微松懈一点,那帮兔崽子就敢把各种规定拿去擦屁股。
军官宿舍就在操场边上,等赵诚赶到的时候队伍还没有集结完毕。照例是长官先训话,然后大家开始分头跑步。虽然有七百多弟兄跟着李有财去了盘县,家里的依旧有三千多人,都围着操场跑根本活动不开,所以基本上只能自己找地方。
人多了,地方就不够使唤,背着各种各样的家伙在营区外训练会出乱子,赵诚去欧洲前特意让人周围三座小山头给买了下来。建窑烧砖、活泥筑墙,现在弟兄们不出门就能搞越野跑,丛林战术演练也有了场地。
负重越野跑、格斗术、打沙袋,营区里练的热火朝天。国内战场上拼刺刀是一项常见的作战方式,一但短兵相接,水平差的人几乎都是有死无生,所以部队自上而下都很重视白刃战的训练。虽说训练时用的是木枪,可是依旧有不少人受伤,几乎每节训练课都会有倒霉蛋因为伤筋动骨被抬进医院。营区里打着石膏的伤号越来越多,弟兄们训练也变的缩手缩脚,这让军官们伤透了脑筋。
这倒不是什么难题,穿上护具就行。从越南那头进口牛皮,从昆明城请来皮匠,办个月就弄出来两千套护具。东川这头用不完,李有财还特意分出八百套送给陕州的曹二宝,都是自家兄弟,有好东西自然不能吃独食。
吃早饭时赵诚匆匆和媳妇们交代了一下部队的规矩,还特地请来一个会说英语的女学生教媳妇们说中国话,没法子,队伍上好多事情急着要处理,这里两天肯定顾不上她们。
回到办公室,桌上满是各种各样的文件和报表,来汇报工作的人更是满满一会议室。得嘞,先开会,人家单位领导出差回来都会先开碰头会,这么做肯定是有道理的。
会议室里呜呜泱泱坐了一桌,参谋长周易先汇报了家底。现在家里兵精粮足,曹二宝那头现在已经发展到3400人,东川这头把建路大队那些用来充数的土匪剔除以后,战斗兵依旧高达7200人。因为训练好的军官和军士不足,依旧是按照三个团的编制在运作。现在士兵们主要装备的是(波兰造)wz29式步枪;排级支援火力是两支仿日式掷弹筒和两挺(波兰)wz1928式轻机枪;营属火力连则有两门法造81迫击炮和6挺wz30重机枪;团属炮兵中队装备4门九二步兵炮和4门苏罗通20毫米机关炮。因为官兵训练不足,师部直属的炮兵团还在纸面上。
又是训练不足,赵诚也知道炮兵不是步兵,只要能把手里的家伙弄响就行,所以只能老老实实按照训练大纲来办事。不过有一个消息倒是让大家伙挺开心,五个多月下来,弟兄们的文化水平大有提高,基本上能认识六百个常用字,至少能写出三百个字左右。算术方面也挺好,除了那些无可救药的笨蛋,基本的加减乘除已经没有问题了。
周易刚汇报完,张伟捧着一摞报表念了起来,他汇报的都是数字,不照着纸上念根本记不住。经过抢运,从欧洲弄回来的宝贝已经全部运回东川基地,这次连新盖的库房也满了。
家里的武器实在太杂,国械不算,光是从产地上分就有波兰造、德国造、法国造、瑞士造、瑞典造、美国造。仅以防空武器为例,家里就有12.7、13.2两个口径的高射机枪,此外还有20毫米、37毫米、40毫米、75毫米、100毫米四个口径高射炮。甭说找不到那么多人来使唤,就算能凑足人大家也不会用。
火炮的情况也差不多。先不提八门施耐德毫米加农炮和两门舰用152毫米火炮,除了海军,全中国也没有几个人会使唤。从苏联弄回来的15门wz.1917式榴弹炮倒是挺好,是布列斯特那批法造m榴弹炮的仿制品,两者唯一的区别就是名字不一样;毫米榴弹炮也不错,分量轻、打的远,可惜只有12门;六十门法制1897野战炮(75小姐)是目前炮弹最充足的压制火炮,但是这玩意射程太近;真正能派上用场的只有六十门瑞典m1930山炮和那野炮,可炮手得特么从头训练。至于那些各种反坦克武器是目前唯一不用烦神的东西,它们和九二式步兵炮一样,炮手不需要多长时间培训就能上岗,倒是挺适合家里这帮没文化的粗胚。
库存的步机枪和对应的弹药非常充足,现在兵工厂的产能已经能够弥补部队训练的消耗。波兰造、捷克造的武器都是七九口径,步机枪的子弹都能通用,和弟兄们以前使用的国造、德造武器都差不多,所以很受欢迎。问题在于那批法国货,哈奇开斯重机枪、6步枪和勒贝尔m1886步枪用八毫米用8x50毫米勒贝尔弹,fm-24轻机枪用7.5x57毫米的子弹,加上11毫米的勒格拉斯步枪,万一打起仗来,这是活生生要累死后勤的架势……
赵诚想了想,还真是这么个道理。用吧,不顺手,闲着吧,又太浪费。在全国军队缺枪少弹的时候,自己居然还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