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重生东汉末年》

千千看书网(77ks.xyz)

首页 >> 重生东汉末年 () >> 第四十八章 就任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xyz/109241/

第四十八章 就任(2/2)

翟,戏志才便早早地派人去县衙与原任刘县令做了交接,将府库中的物资账目等等该做交接的均做了清点,今日郭斌前去县衙,便是验看吏部文书,交接县令大印而已,自今日起,郭斌将是阳翟的老父母,这百里之地的实际支配者。

阳翟在后世属于河南禹州市,历史悠久,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夏朝”的国都。

《帝王世纪》云:“禹受封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

《水经.颍水注》:云“颍水自竭东迳阳翟故城北,夏禹始封于此为夏国”。因此,说阳翟是华夏民族的起源地也是很有道理的。这一点,可以从古汉语中寻得蛛丝马迹。

在研究古汉语读音时,值得庆幸的是,现在日语中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读法,而华夏的读法便是其一。古汉语中“华”与“夏”同音,读作“ka”。

那么为何我们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喜欢称自己为华夏民族呢?为什么我们会自称华夏儿女呢?

因为夏是中华大地上有记录的最早的封建王朝,是这片土地上的明珠。于是,当时阳翟附近的人自豪地称自己为“夏人”,鉴于当时的识字率很低,可能很多时候,人们便会认位这些人是“华人”。因为“华”与“夏”读音相近,而且“华”有美丽光彩,繁盛精要之意,正与“夏国”在人们心中光彩照人的美好期许与印象是一致的。

慢慢地,这些人便成了“华夏人”,我们便也会自豪地称自己为“华夏儿女”。

在今天的日语《大辞泉》解释中,对“华夏”一词的解释是:“华者,华贵美丽;夏者,兴旺繁盛。‘华夏’是中国人对自己祖国夸赞炫耀的词语。”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大一统时代,“中华思想”亦即“华夷思想”逐渐形成,中国人将“夏、华夏、中华、中国”之类的美称赋予自己的祖国,与周边展程度低下的夷、狄、戎、蛮相区别。是对本国地处天下中心,文化为天下之冠的优越性的强烈自信的中华意识的结晶,是中华名族之民族意识形成的标志。

到了东汉,颍川作为豫州最靠近京师洛阳的郡,位置优越,豪族并起,而阳翟作为颍川最北面,是颍川郡最靠近洛阳的县。

故,颍川、阳翟人杰地灵,人才辈出。郭斌上一辈子的历史上,曹魏集团便是凭借以军功得以获得高位的谯沛集团和以文官及世家大族为代表的汝颖集团的支持,而最终统一中原的。

因此,能得任阳翟县令,郭斌心中并没有袁绍预想地失落,反而多的是庆幸与兴奋。

想一想那些时隔近两千年依然闪耀着光辉的名字吧!郭嘉、徐庶、荀彧、荀攸、戏志才、司马徽、陈群,钟繇,钟会,无论哪一个名字,都是让人瑟瑟抖的存在。

郭斌时常会恶意地想:待我集齐七颗龙珠,便要召唤神龙了。霸占颍川之地,试问天下,谁能挡我!

与刘县令的交接是愉快而平稳的:一点亏空早让郭斌给填满,看着满满几大车的程仪,刘县令更是乐得合不拢嘴。因被挤掉阳翟县令职位而生出的一点不满,也早已在郭斌的金钱攻势下烟消云散。

下面,郭斌就要全心全意投入安置流民,以及应对明年的黄巾之乱上了。

光和六年十月中,太祖就任阳翟令,时年一十又六岁。

--《太祖本纪》


状态提示: 第四十八章 就任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