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足迹(2/3)
/p>杭州湾不是杭州一处,而是分成秀州与明州、杭州三个部分,好几个处,多时有五六处,有时又取缔了一两处,那么只有三四处。变动最大的就是秀州。
杭州湾市舶司虽数量多,可规模最大的仍是广州与泉州。
这也是时代产物。
唐朝最初对外港口就在广州,因为唐朝禁止百姓出国,所以海商多是外国人,大食与南海的海商,有的外国人开始在广州定居。后来唐朝分裂,南汉几代人君虽然昏庸,不过对市舶司这块还是比较看重的,毕竟它能带来许多收入。
因此外番海客,多将船驶入广州港交易。
泉州港后来居上,也是因为唐朝,唐朝不准百姓出国,但不是不准百姓造船,后来泉州海船技术渐渐超过了大食船与南海船,于是有了一个庞大的造船基地。然而因为福建路人口太稠密了,又是地少山多地形,其实从唐朝时就有百姓私自出国出海谋生。
五代十国开始,没人管了,宋朝同样没有禁,因此出海谋生的人变得更多,包括到海外做生意的,他们的船只多驶回泉州港交易,因此造就了泉州港渐渐后来居上。
但没有王巨带来的变化,现在两港规模仿佛,直到王巨将重心转移到海外,自己又在泉州担任了四年半知州后,泉州港才正式取代了广州港头号市舶司的地位。
不过王巨的那些船队,还有一部分疏散到了杭州,密州与广州。
别的船队都有一些走私行为,包括大食船只与极少数广州本地海客的船只,甚至一小部分也涌到广州来交易的泉州船只,特别是广州这种地形,现在广州港下面的岛屿更多,番禺、中山、顺德、江门、斗门、珠海、澳门这些地区多与陆地不相连,而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岛屿,以至广州入海口处外,分布着大大小小几千个岛屿。包括广州港的对面,就有许多岛屿。这种复杂的地形也意味着更容易走私,不过王巨与延州十商户名下的各支船队绝对没有任何走私行为。
而且他们一来就是十艘以上的大型海船,广州市舶司的官员又不清楚底细,所以呼之泉州船队。
一个衙役眺目远望。
船队是借助涨潮而来的,但在潮尾,否则在潮头上潮水又太急了,停泊时就会发生危险的撞击。有的水手在放下风帆,不过有的桅杆上飘扬着各色旗帜,其中有不少鲜艳的红色旗帜。
衙役说道:“是泉州船队。”
因为这几支船队喜欢在红色旗布上绣着一个大大的“宋”字,现在没有国旗的说法,但却成了他们的标志。
衙役又说道:“高舶使,好多船。”
“船多吗?有没有载满?”
“大多数载满的,大大小小好几十艘。”
“快,派人备宴。”高文秀惊喜地说。
船队徐徐进了港。
各艘船依次停泊,大大小小共计八十多艘船,其中还有恍若巨无霸一样的超级巨舰。
一年进出广州港的船只不小,但论单支船队,却从来没有过这样庞大壮观的船队,以致岸边涌来许多百姓观看。
可能怕出意外,后面一些船上有许多水手提着提刀,在船舷边不停地巡逻。
十几名管理陆续下了船。
有的人认识,立即走过来冲高文秀行礼。
“孟管事,看来几位东翁发了财,又治了许多新船。”高文秀说道。
“哪里,是有另外一些东翁参与进来了,”领首的孟进说道,然后又说:“高舶使,不过这趟货略有一些特殊之处。”
“何来特殊之处?”
“这趟货中有七船生铁。”
“那好啊,我朝南铜北铁,南方正缺少铁呢。”
“不是,这是应王宣抚使之约刻意从海外带回来的,它们不会卸上岸,而是马上请来一些河船,装载到桂州。”
也就是这些铁,市舶司就不得抽解了。
“这个……”高文秀一脸舍不得,七船铁,仅是抽调,就得好几万贯收入,有了收入,他才能升官。不过想到不久他接于朝廷的诏书,至少王巨还不是他能开罪起来的,于是忍痛说道:“那好吧,到时候咱家派人监督一下即可。”
“最好不要派人监督,如果想逃税,我们有一百种方法能避过抽解……”
“孟管事,你勿用多心,咱家只是派人在边上看一看,做一个样子。”
“不是,因为这些船上刻意还请了一些海外的劳民。”
“海外劳民?”
“朝廷大军撤退回去,但交趾仍有一支庞大的军队。因此王公打算在邕州南方构建两道防线。”
“这是必须的,那些交趾人真可怕哦,”高文秀抚着胸说。
“不过天气渐渐快要热了,也是劳作的季节。因此王公让我们从海外聘请一些百姓过来协助,他们不怕热,薪酬也比较低。”
“他们也要劳作……”高文秀忽然捂着他的嘴巴,这个真不能管,有很多猫腻的。
“高舶使,你也放心,余下货物的抽解,也足以让你今年一年都不用发愁了,”孟进递来一份长长的名单,上面各种货物,包括一些腌肉品,珍贵的木材板材,一些产自海外的颜料染料,十几艘船石炭。广南不需要石炭取暖,但城中百姓也要做饭的,因此石炭同样有市场,并且价格不便宜,一石足足三百多文。
高文秀看着这个名单,乐得眉开眼笑,忽然问:“那个呢?”
这是抽解的商货,还有香料珠玉呢。
“它就是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