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〇章 大智慧大勇气(2/3)
风造暮林哀。岂谓登临处,飘然独往来?”这首诗王巨记不得了,只记得王安石大约用了一个凤鸟的典故,凤鸟是世人对孔子的尊称,千年梁木是也子的自谓之词,恐怕王安石心中不服气啊。
想当初他进入东府时,国家是什么样子,父子俩努力。现在国家是什么样子。因此自傲地用了这两个词,然后立即召来邵雍等的大肆批判,父子相圣,可谓无忌惮者矣!
但也说明王雱在王安石心中的地位。
王巨唱了一喏后。细细地看着这个青年。
长相文静,秀气,瘦弱。颇有点戏文里书生的样子,另外姿态有些顾盼自若,有才情。老子上位,即将改革,肯定有些小得意。
但就是瘦。
胖唐瘦宋哪,不过在王雱身上这个缺点就无限放大了。
人一瘦,抵抗力能强吗?
或者说国家一软弱,光有挤地皮管屁用哪。
“见过子安,请坐。”王雱客气地说。
傲气是有的,但也不是王巨想像中的眼高绝顶,抬着头用鼻孔看人。
两人坐下,王雱让大伯上茶。
“久闻子安大顺城之大捷。当我朝之王玄策,班超也。”
“元泽兄,你折杀我了,我虽于大顺城之捷中有功劳,但主要功劳还是蔡公,况且蔡公也无王玄策与班超之能。”王巨说道。
这两人,一个是一人灭印度,一个是带着三十人部下平定西域诸国的超级大能,不要说蔡挺了,王韶恐怕都不及。但宋朝就是有这样的能人。在这种内敛的环境下,也涌现不出来。
“子安,这次下去看河,可看到百姓的苦难?”
“看到了一些。好的,不好的,不过论苦,真正苦难的所在是边区。哪里不仅是苦,而且连命都保不住。”
王雱语塞了。
他疏忽了王巨的出身,那是被逼得十三岁就要做背骡子的所在。河北再苦,还能苦过那个小破寨子?
王巨一笑,道:“元泽兄,这样吧,我也打开天窗说亮话,马上我就要走了,临行前我只说两点。”
“请说。”
“第一个是天下财富的所在与分配,现在我分为三大群体,国家,顶级豪强与权贵,中小商人与农民。国家的财产包括矿坑、房邸、官田、国有作坊作院以及税务。国有资产还在,但税务已不足能偿还积欠。所以这个资产很可能是持平,或者是负资产。”
“纵不负也差不远矣。”
“第二就是最大的群体,他们可能占据国家人口的九成五,那就是中小商人与农民,但财产只占据不到四成。”
“可能四成都不足。”
“不错,余下的就在那半成人手中了。如果将这半成人手中的财产瓜分出来,那怕瓜分出来五分之一,国家能缓过来一口气,就连贫困百姓也能缓过来一口气。”
“但是很难啊。”
“我知道很难,但它不是我所要说的,我只说为什么这极少数人能占有这么多财富?”
“这……”
“权利集中与世袭,所以陛下下旨裁减恩荫,虽暂时因为器甲陋状揭开,压了下去,早晚必会有很多人反对。以后还会做一些退让,实际现在仍有恩荫,不是没有,比如宰相可以荫补四人,人数依然不少,并没有压住这个根源。我与官家也谈过,也听出来,令尊打算着手一些改变。”
是改变,非是变法。
那怕提出革新都可以,不能提变法。
但这个王巨不想再提示了,提示了王安石也未必会听,说不定人家那也是为了表达一种决心。
“我朝不是不富,关健就是这个财富分配出现了大问题,一是从根源上杜拒,二仅是略夺出一部分财富,由令尊决定。我真没那能力想清楚害关系。这是我说的第一条。第二条便是人。我朝为了防止权臣误国,层层架空层次监督,并且许以言臣风闻以谏。这本来是好事,然而发展到后面,由好变弊。首先办事拖拉,造成许多浮费产生。其次风闻以谏,真正权臣不敢谏,谏的只是弱小臣子,吹毛求疵,不做事则罢,一做事不论对错,总能找出缺点。这也是逼得地方官员不作为,以资历上位的原因。”
“子安兄中的也。”
“令尊说术,但有术不行。就象陛下查器甲,器甲只是一个方面,也要军队强大,两者结合,才能造就一支强大的军队。比如我佩的这把桃溪剑,它是利剑,在我手中只斩杀了几名敌人。但若放在姚兕等名将手中,早就喝满了敌虏的鲜血。然而放在普通的文臣手中,顶多只是一个装饰品罢了。我说的意思你明白吗?”
“我懂了,就是有术还不行,还必须有人去执行。”
“然而人在哪里?”
王雱茫然了。
“其实人人都是,我倒是想到了一条方法,但它缺陷很多。”
“说说。”
王巨将张居正的考功法讲了出来。
不能说它不成效果,连天朝都采用了这种办法。
国家又穷又落,赶忙发展gdp吧。
d挤出来了,p也挤光了,那么最后为了gdp只好挤地皮。
于是环境破坏掉了,河水与食品一起污染了,精神面貌也下降了,世风日下了,老太太跌倒都没人敢扶了,贫富悬差严重了,民间怨怼也加大了,农民老大哥掉到贫困的臭坑里爬不起来了。
但反过来没有这个挤地皮,与发达国家差距怎能缩小?
一个考功法,一个数据控,产生了那么多优点那么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