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手术问题(1/2)
上一章就屈光手术问题,我看到一条评论是说这本很容易让人当做是科普书。
没错,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写到专业部分时也非常小心谨慎,动笔之前都会查大量的资料与文献,实在查不清楚的也会询问有学过这类专业知识的朋友。
首先在聊屈光手术之前,我先要说的是,我并不是推荐所有人都去做屈光手术,而是强调了近视700度这一点。
700度以上的近视,属于重度近视,会对他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麻烦,并且在年龄增长之后,恶化程度会更严重。
这种程度的近视,其实已经是一种先天性的缺损,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病”。
这就和大家都有过在黑夜里用手电筒看书,贴着电视看画面,18个小时眼睛一直盯着手机的经历,可有些人视力一直在1.5,有些人视力却会急剧下降。
所以说,近视,并不仅仅是你没有保护好眼睛这一个原因。
那么再来聊聊大家担心的风险问题。
首先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近视手术也一样,既有优势也有风险,对眼睛的手术来讲,人们最担心的是失明。
从科学原理上来看,近视激光手术只是在眼球表面做,用冷激光作用于眼球表面,手术时激光无法穿透角膜,也不会进入眼内损伤眼部结构及组织,所以没有致盲及失明的风险。
另外还有人会忧虑年老后会不会发生失明,其实是一样的道理,激光手术治疗近视只是改善视力,并膜而引起失明,失明主要发生在视网膜视神经损害导致的疾病,手术并没有触及到内眼,也没有改变眼睛的结构。所以,从近视激光手术的原理上来说,做近视激光手术是没有严重伤害的,更不会致盲。
最后还有圆锥角膜这个所谓最严重的并发症。
在文献上,“圆锥角膜”的定义是圆锥角膜是一种先天性角膜发育异常,表现为角膜中央或旁中央部非炎症性进行性变薄并向前呈圆锥状突出。
部分患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在青春期发病,缓慢进展。早期仅表现为近视及散光,随着病情发展,角膜锥状膨隆逐渐加重而导致近视及散光加深,且角膜不规则散光成分逐渐增加,矫正视力逐渐下降。
简单来说就是圆锥角膜这种疾病,大多数还是由于本身基因决定的,就是圆锥角膜这种疾病,大多数还是由于本身的基因决定的,主要表现为角膜中央渐进性变薄。
它的发病率在1/2500左右,在一般的人群中,1万个人中可能会有4到5个人出现圆锥角膜。可以见得,圆锥角膜是一种与遗传基因有关的先天性发育异常,也就是说,一个人本身携带了这种基因,无论他做不做近视手术都会发病,近视手术并不是导致圆锥角膜发生的原因。
当然,圆锥角膜是可以避免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术前筛查和手术设计。在做近视手术之前,一定要做非常全面的术前检查,特别是眼前节分析仪,至关重要,一些处于临床早期的、潜伏期都可以被及时地筛查出来,筛查的灵敏度之高,甚至将一些正常的近视也排除到手术大门之外。
所以,综合来看,手术前经过严格的筛查,认真的分析,出现圆锥角膜的概率是极低的。
除了这些比较基本的原理外,数据也是一个比较客观的陈述事实,所以我也查询过。
首先大家应该要知道任何一项医疗行为,特别是手术,是需要从反复的医学理论论证、动物实验、志愿者临床观察、再到多期多国家多中心的临床观察。
最后还要接受美国fda、欧洲ce、日本厚生省、中国sfda等国家的权威机构共同认证,批准后才能在临床广泛应用,科学之严谨,论证之反复、程序之复杂,容不得丝毫的差错。
近视激光手术也早在1995年通过了这些程序,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医疗技术,全世界每年有近百万近视患者接受激光手术。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有约4000万人接受了近视激光手术,手术后的满意率平均为95.4%。
09年角膜世界文学报道中,回顾了分析从20年间lasik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年龄18~67岁,屈光度–22.75~+7.00d。文章中指出全球整体患者lasik手术后的满意率平均为95.4%(87.2%~100%),在美国满意率为95.2%(91.4%~100%),在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满意率为95.6%(87.2%~100%)。研究统计了全世界1581篇文章,1630万接受手术者获到了好的生活视觉效果。
北京协和医院对1993~2003年间接受近视激光手术的26,743例患者(男性14,691眼,女性29,889眼,年龄19~57岁,平均27.2岁)的回顾性研究的结果是:实际矫正度在预期矫正度误差±1.00d范围内,生活质量满意度达到98.7。
最后,屈光技术的负面新闻当然也是有的。
十几年前,由于近视人群的庞大,决定了近视手术市场的需求旺盛,在我国刚刚开展近视手术的时候,由于相关部门监管不严,个别医疗机构在商业利益驱使下,对于近视手术患者几乎是来者不拒,无视禁忌症,并大力推介昂贵的手术方式,夸大激光手术的优点,回避可能造成的问题。
另外,还有些机构,为了追逐更大利润空间,压缩手术成本的投入,使用二手设备、反复多次使用耗材等,仍然在不时危害手术安全,直接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增高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