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林汉家的动物园(1/7)
林汉家的动物园
坦克的开发设计,必须具有前瞻性。一款坦克的开发周期很长,其设计前必须考虑到对手坦克的发展进度。而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于穿越者来说,最大的优势就可以提前知道对手技术发展的进度而制定自己相应的开发标准。
对于二战来说,坦克的发展速度和飞机性能的提升很相似,皆是一年一个样。两年前的经典,在各国间你追我赶之后,两年后就成了过时货,又要苏德两国的情况最为突出。
被林汉粉碎的这个历史位面,林汉和汉娜虽然制定联合苏联,****欧洲的战略方针,但两人也无法预伏苏德之间的脆弱“和平”,到底能维持多久,所以在制定坦克升级方案时,一切皆是以最坏的情况预估。而对面苏联,斯大林出于对“穿越者”“先知”的恐惧,也是拿着鞭子强逼苏联设计师不停开发升级新式坦克以便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安全感”,所以两国尽管一直和平,但装甲兵的更新换代速度却是极快。
对于德国装甲兵来说,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受凡尔赛条约限制,整个国家的军工发展被长期压制得无法正常发展,被迫“放羊”的时间达十数年之多。
坦克的开发设计,同样也必须老老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一点一点地进行技术积累。德国坦克开发时,汉娜不是不想一步登天直接开发出三十吨级别的坦克,但是这根本不可能。技术的开发,最讲究积累,不顾现实直接乱上三四十吨甚至五十吨的坦克,那会扯到蛋的。(ps一下,看到一堆穿二战的些无知的作者,在一九三九年就给德国上四五十吨重的虎豹,先不说这个时代的德国有没有这个技术,光是战术运用上也是不可行的,虎豹糟糕的道路通过性在西线一样是灾难。)
林汉一家人很明白这一点,所以从一开始,他们就制定了“小步快跑”的科技开发计划。
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最大困难就是“研发”方向难以确定。
当一项新兴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进入了分叉口处,面对着面前突然出现的多条分支,似乎每条都能通向终点,科技家们在路口处时往往不知所措。最后能做的,要么是赌博式地选一条走下去,或者仗着财大气粗,不怕烧钱,每条路都试过去,用实践是检验真理这条绝对正确的“手段”,以烧钱的方式“烧”出一条路来。
不过对于1932年还在处于经济危机的深渊中的德国来说,他们不可能象财大气粗的美国人般,用烧钱的方式烧出一条路来。
而原历史位面的德国,正是因为搞不清楚方向,又什么都想尝试一下,耗费了无数的经费,更浪费掉大量的时间,导致坦克开发进度严重落后不说,到最后更直接点歪了科技树,选择了最糟糕的一条路:重叠式负重轮这最错误的方向。
不过这个位面的德国,由于有穿越者相助,来自后式的林汉和汉娜,非常清楚未来十年,甚至是五十年里坦克的发展方向。
从一开始,德国的坦克的开发,就定下了:较大直径负重轮、倾斜装甲、扭杆弹簧悬挂这三大发展方向。
而坦克开发的远期方案,则是以三十吨坦克、88毫米~105毫米坦克炮、柴油发动机、通用底盘为终极目标。
舰男位面一号坦克发展史
早在1932年希特勒比历史提前半年当选德国总理之前,德国陆军军械局在1931年就秘密下令开发一种造价低廉,能立即生产的过渡型坦克。几家公司公展开竞标设计,结果都十分相似。军方最后选中克虏伯公司设计的lka1底盘,为了保密,称其为农业拖拉机。
如果就这么按原来的历史走下去,克虏伯公司要大概一年半的时间,即一直拖到1934年四月,才能将这个型号的坦克正式定型,即后世的著名的5。5吨级别的i号坦克。
克虏伯公司开发设计的一号坦克是不折不扣的训练坦克,两人车组,武器仅能安装两挺7.92毫米机枪,装甲薄,常见有许多开口、裂缝和焊缝,车体强度差,连说是反坦克炮了,就连带钢芯穿甲弹头的机枪或反坦克枪,都能轻易地击毁他。
不过希特勒在1932年提前半年上台后,在穿越者的干涉下,已经开发出毛胚的克虏伯公司的lka1底盘,被直接扔到了一边。知道自己是在和时间赛跑的希特勒,已没时间去等克虏伯公司完善的他的设计,他直接要求克虏伯公司直接抄袭英国著名的维克斯轻型坦克设计,并定下达硬性指标:在1933年八月前必须生产出超过五百辆坦克交付陆军坦克教导师使用。
在这之前,德国方面已经通过苏联,偷偷地获得了一辆维克斯坦克,以及苏联方面转手倒卖提供的该型坦克的图纸。(注:苏联一开始购入维克斯mk.e的目的即对这种坦克进行测评,测试结果发现mk.e比他们自己研发的坦克还要来的优秀,因此向维克斯购买生产授权在苏联大量生产,苏联自制的-26轻坦克。一开始苏联生产的t-26为a构型(换装苏联制dp机枪),随后将炮塔改装变成一炮塔安装37毫米炮,另外一个炮塔仍然安装机枪的混合构型,这两种构型并没有生产非常多的数量,真正量产的款式为b构型修改型,安装了45毫米坦克炮以及2挺机枪。最终生产型t-26除了改用了焊接制法,还采用了加入避弹构型的铸造炮塔。)
克虏伯公司依苏联人的提供的维克斯坦克的图纸,直接开始生产德国版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