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换装(1/2)
第二百七十四章 换装
新军学习西人之法,装填时预先将弹丸含在嘴里,然而稍一紧张便会将铅弹咽下去,咽个半死,为此天子和马城,丰城侯父子产生了激烈的争持。天子认为兵士口衔弹丸太危险了,马城却坚持如此做法,这是西班牙火枪手的惯用做法,可以省略取出弹丸的过程,可不要小看了这一个小小的步骤,这一个小小的步骤便能极大的提高射速。
丰城侯父子也是站在马城这边的,天子争论无果便欣然接受了,见惯了战阵的将领自然无视了士卒的痛苦,少年天子毕竟年轻,看着不慎咽下弹丸的士卒心中颇为不忍,这也是没什么办法的事情。此外后退装弹,也是西班牙人的一大发明,二十到四十排火枪手每次发射后,齐齐后退,装填,操练起来也极为困难。
另外饮药池盖不紧便会走火,虽操练日久仍免不了会出现走火伤人的意外。后世全自动武器的部队训练,训练中仍会出现死伤,更不要提这支全无军事基础的新军部队,就连百余开原士官人人身经百战,要熟练使用这种重型火绳枪仍需勤加操练,付出死伤的代价,这便是残酷的现实。
新军暂时派不上用场,天子稍有些失望却很快振奋起来,如此繁杂残酷的操练,可想而知一两年后这支新军亮相时,战力会有多么恐怖。两万新军中有二十营火枪手,十营重甲长枪兵,十营刀盾斧兵,重甲步兵操练起来倒容易的多,一万重甲步兵多嘛,实在不多,还站不满京师的城墙。
这支新军是作为最后的战略预备队,拱卫京师,必要时护送天子迁都南京。朝中诸公早有迁都南京之议,却被少年天子一力否决了,这半大少年也很有点朱家天子烈性的遗传基因。尽管如此,朝中诸公还是定下了万全之策,一旦山海关有失建虏大军长驱直入,便由新军护卫天子自天津出海,经山东迁都至南京,最不济也能保一个划江而治。对此马城是极赞成的,以后世的眼光来看,就算是北方全丢了,退守南京的大明仍大有可为。
究其原因,建虏毕竟是不事生产的,这便是最大的软肋,以后世的眼光来看,战争打的是国力,动员能力,退守南京的大明和占据北方的建虏比较,无论国力还是动员能力仍是占着极大的上风,前提是天子能痛下决心,将江南富庶之地盘踞的士商集团血腥清洗一番,以振天威。
至于造反么马城是不怕的,两万新军抵挡二十万建虏实力不足,以之扫荡江南却足够了,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么。历史早已证明对付江南士商集团最好的办法,就是杀,太祖杀的读书血流成河,建虏南下后杀的人头滚滚,江南士商集团便跪低了,这是历史上早已经证明无比正确的事情。
必要时太祖扒皮填草的酷刑,也是可以拿出来用一用的。在密云大营呆了几日,天子疲惫回宫休养去了,马城则仍是很感兴趣,和李开元几人在密云大营盘桓几日。有枪无炮,是密云新军唯一的软肋,有枪无炮便只能依托城墙作战,这也是马城亲自为新军制定的战略,依托城墙上笨重的守城重炮,弥补火力上的极大不足。
要知道建虏汉军八旗也是有大炮的,凶悍的建俘不会乖乖等着新军大队压上去打他,建虏也是会开炮的。后世大凌河之战装备精良的浙兵车阵,便是被汉军八旗的大炮轰开的,大炮是当之无愧的战争之王。
年关将近,天子准丰城侯李承阼所奏,将兵仗局从内城迁到了密云大营。兵仗局要造炮试炮,在内城显然不太合适,神枢营护送下净街清场,徐光启,孙元化师徒带着大包小包的工具,炮模,大批工匠进驻密云大营,在年关之前又是好一番热闹。重新出山的徐光启精神极佳,身边还有一批教友辅佐。
教友,便多是蓝眼睛大鼻子的西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其中有牧师有学者,一半人有过在西人军队中服役的经验,是徐光启极为看重的,一座小教堂在大营外建了起来,天子特准西人教众在密云传教,只是不许在军中宣扬天主教。如此,已经让一票天主教徒心中狂喜。
大明天子特许传教这是极大的功劳,在大明京师传教是每一个传教士的梦想。
朝中诸公以次辅亓诗教反对的最为激烈,领着一票门生苦劝天子,北直隶士林更是一片哗然,吵成一团。
马城只是视而不见,中国会变成一个天主教国家嘛,笑谈吧。中原上国是不会变成宗教国家的,当年佛教不行,伊斯兰教不行,天主教就更不行了,没人比他这个穿越众更懂得中原上国强烈的排外本能,天主教在中国是没前途的。并且随着民族主义的发展壮大,天主教的传播就更艰难了。
一个文艺复兴,大讨论大爆炸的年代即将来临,天主教若想参与其中也不是坏事。倘若传教士们真有这个能耐,将大明彻底变成一个天主教国家,马城便大笑着认了,这是绝对没可能发生的事情。一座小教堂在密云建了起来,新军军纪却多了一条,严禁新军士卒出入教堂,违令者斩。
故此新军士卒虽然好奇,却在严苛的军令下躲的很远,视那些大鼻子蓝眼睛的西人如蛇蝎一般。
折腾了几日便到了年节,新军休沐,密云大营安静了下来。
京师,马府。
天降大雪,松懈下来的马城闭谢客,带着爱妾在后园围炉赏雪,众爱妾少女心发作格外的娇痴,连矜持的柳自华也多喝了几杯水酒,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