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 博弈(1/2)
奥德里奇面对这场比赛的心态有了微妙变化。
对手用自己打造出的独特战术来克制自己。
而且米尔沃尔跟英格兰,算是两个截然不同并且极致对立的战术!
米尔沃尔攻势极致,英格兰国家队防反极致,真有种针尖对麦芒的感觉。
这种微妙的心理活动只能意会难以言表。
米尔沃尔场上队员则没有任何情绪变化,不会因为对手摆出一个4321极致防反的战术就感到惊讶。
首先出场的球员中,只有索斯盖特一人效力英格兰国家队,其他人根本联想不到场上博弈双方的战术对碰追溯源头都来自奥德里奇。
其次他们碰到的对手大致都是摆出防反的战术策略,强队亦如此,因此,大同小异,整体形势上难以洞察细致。
不过,拜仁慕尼黑摆出这么一个阵型,运用这样的技战术,的确给米尔沃尔制造了很大的麻烦,令他们在进攻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狙击。
还别说,拜仁慕尼黑在运用奥德里奇所制定的4321战术中,至少在防守部分可能要比英格兰国家队更强。
这源自三后腰体系中埃芬博格与巴拉克的作用,攻守兼备!
他们本身就是攻守兼备的球员,但摆在前腰,中前卫,和摆在后腰位置上,对球队技战术整体的影响肯定不同,进攻时前面更开阔,防守时的负责区域分布更精细,压缩的后场空间更狭小。
别的主帅如何制定战术,奥德里奇没有交流过就无法得知,他在学习的道路上只能通过大量地复盘比赛来揣摩主帅的战术意图,这样的工作,他曾经专心做过八年,之后开始执教俱乐部,通过从前的经验,运用在了分析对手的工作中。
而他自己制定战术,当真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脑力博弈。
他不可能制定一个战术,只去设想新战术会打出怎样精妙的配合,有怎样的威力,理想状态下的技战术运转,他必须站在对立面上去思考,如何限制自己想出的新战术,然后不断地进行猫捉老鼠这样的头脑风暴,在利弊考量的基础上,不断演化转变,最终定型,老生常谈,没有完美的战术,他只能给球队量身定做最合适,最能激发球队潜力的战术。
米尔沃尔攻势如潮,小罗与皮尔洛的前后组织,双核配置是大局基础,团队基础则是三角配合,也就是三角传递,这是往前追溯有范加尔调教出震惊欧足坛的青年军阿贾克斯,往后数又有宇宙队巴塞罗那的团队进攻配合核心。
足球场上也许长传冲吊理论上是最具威胁的,可随着时代发展,长传冲吊的成功率不断下降,演变到当代,以及未来,局部三角传递则是既能保证成功率,又有强大威胁的进攻配合。
反过来,奥德里奇在英格兰国家队制定的4321,进攻上首先要有反击空间,然后才能打出三角传递配合,但最关键的是防守,奥德里奇将进攻理念倒转过来,运用在了防守中。
四后卫,三后腰,这样前后交错的站位,可以形成很多局部的三足鼎立防守站位,大大提高了容错率,也能加强被对手用三角传递进攻而打穿的保障。
米尔沃尔为何会遭遇强大狙击?
原因也在此处,不是没有球队摆出过三后腰,只是球员能力限制,弱旅的三后腰,那就是纯靠堆积防守人数而已。
像面对一些技战术成熟球员班底实力雄厚的强队,对方几乎没有谁会摆出三后腰。
曼联是基恩加斯科尔斯,一个后腰,一个中前卫。
阿森纳是双后腰。
巴塞罗那,皇马,这样的球队不可能摆三后腰阵型。
意大利的球队,不管是用4321还是4312,中间这个3,都没有碰到过是3后腰的,而是用单后腰加双中前卫。
拜仁慕尼黑今天这么排兵布阵,在危险地带的防守,可谓固若金汤,因为米尔沃尔的球员向前,就会掉入三面包夹的陷阱中,最重要的巴拉克与埃芬博格,战术素养极强,本身拜仁慕尼黑就不是一支突出个人的球队,而是依靠整体,如奥德里奇所言,在团队的基础上,他们磨合战术,配合起来,自身的阻碍并不大。
小罗又一次在左路带球突破了萨尼奥尔,内切往禁区内盘带,此时巴拉克已经回收往小罗盘带线路上奔跑做防守。
林克八风不动,封着小罗的正面,巴拉克从侧面来拦截。
小罗的选择不多,强突肯定是一个,但越往前盘带,肯定突破的空间就越小,特别是巴拉克与林克是有意形成联防,他能突破一个,能不能再过下一个就难说了。
出球选择几乎没有!
小罗在盘带过程中看了眼周围的情况,回传同侧上来的赞布罗塔不行,因为被他过掉的萨尼奥尔在他身后回追,他停球或脚后跟磕球,都有很大风险直接被断。
平常的话,巴拉克作为后腰来拦截,那么后卫线前肯定就有空当,内德维德或皮尔洛,都能在这一点接应,但小罗看到,哈格里夫斯与埃芬博格都向这一边收,内德维德被盯死,皮尔洛距离还远。
找锋线上的克洛泽,那就是点对点的冲击了,林克与库福尔夹着克洛泽,后点的比利亚也被收入禁区的利扎拉祖如影随形地紧跟着。
小罗若要传中,就不该进禁区,不好掌握传中力度,距离近,传的轻,给对手反应时间太多,距离适中,能保证球速,以及前锋跑位摆脱有一定空间。
陷入包夹中的小罗左右为难,在犹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