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有一个算一个(1/2)
“听说了吗?昨晚我们小镇的后山坡上,又有野狼出没了”。
“哎呀,听说了,可惨了,几个人,就剩一点骨头渣子了”。
“好像都是百户所的,咱们的百户大人也……”。
次日清晨,宗武等还在睡梦中,就被楼下的说话声吵醒。
小镇故事多,一传人人知,野狼出没,嗜血成性,死人的事儿常有,
但这次‘死’的却是小镇大名鼎鼎、威风凛凛的百户大人。
说归说,笑归笑,不过在大多人的心里,还是将此事作为一个话题而已:这个百户死了,还会有新的百户来,他们这里会继续有人巡视。
但对于那些真正做买卖的店家来说,则不免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感觉:想想这个百户,自从巡视以来,那次吃饭、饮酒给过半两银子?
这还不算,走的时候还要带上一些。
小镇小店,本小利薄,他们心里能不有几分怨气吗?
不过,这些话也就是想想而已,千万不能流露出来。
当地的千户所立刻派出一个副千户前来核查,现场看到的只是一些碎骨,不过从衣物来看,正是昨晚来小镇巡视的百户,及身边的几个随从。
“活该,三申五令不要酗酒,贪了几杯,竟落到如此下场”。
副千户恨铁不成钢,骂骂咧咧:“领着军饷,没死在战场上,却瘫倒在野林之中,被野狼给光顾了”。
活该……
就这样,那名一时不慎,说漏嘴的百户被‘死’掉了。
此刻,他应该正被宗武的属下带着,去往京城的路上了吧?
“店家,结账”。
来到一楼柜台,周百户将银子放到桌上。而在一旁的宗武等正收拾着他们‘打’来的兽皮与‘特制’的干肉。
与此同时,住在隔壁客栈的几人也纷纷结账,出了院子。
“几位客官,货还没卖完,这就急着回去?来一趟不容易啊”。
店家望着窗外的冷风,不由的劝道:‘何不再住一晚?本店房间干净暖和,饭菜实惠,最主要的这酒……’。
“哎,我们倒是想天天住在你这里,可能住的起吗?外面那些人把货价压的这么低,我们只好再找买家了”。
“再找买家,那还得往北走一百多里地呢”。
店家微微摇摇头道:‘那里的价格是能比这里高一点,但一路走来,再打个来回,其实也差不多’。
“那也没法子,能多赚一个是一个,赶路嘛,无非受点累罢了”,周百户一声叹息,招呼着仲武等带好东西,向店家寒暄几句,也就出了院子。
这模样举止,若不是提前知道他的身份,乍一看,还真像那么回事------足的小商贩。
一路向北,向鞑靼腹地而去。
路上的哨卡却并没有像想象的那么多,不过,营却渐渐的多了起来。
为看上去更像个商贩,宗武特意吩咐随从,与一些真正的商贩上路。
如此,他们就更像个做买卖的。
离京之时,圣上的旨意并未限定他们在北漠具体时日,此次任务非比寻常,当然要有便宜、临时专断之权。
原本打算在此地多潜伏些时日,但自从得知师弟仲逸入狱的事后,他决定提早回京,那名鞑靼的百户已被押往京城,以免发生什么变故。
同时,吴风大师托付要去京城见世面的吴安、吴卫两人也比他们早一步进京,所谓受人之托、众人之托,既然答应了人家,就得要做到。
当然,前提是:要将所有的差事办完,否则,下次又不知是何时才能来一次。
或许,该是两军阵前对峙之时吧?
“千户大人,就我们所探到消息来看,鞑靼内部分歧极大,而各派间的争议也从未停止过,但此事似乎是朝务,而非军务”。
一行十余人,周百户与宗武走的最近,二人说道了眼下的差事。
“文武有别,我们行伍之人不问政事。不过,将士往往只能听一个人的,从兵力部署来说,若是遇到大的战事,他们很难在最短的时间,调动所有的兵马,倒是可以给我们争取时间”。
宗武记得很清楚:临行之时,师弟仲逸再次到鞑靼与女真二者间,分而治之事儿。
很明显,从目前的情形来看,鞑靼内部要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是很难的。
如此,鞑靼与女真间要合力一处,几乎是不能的。
为何?
所谓众口难调,而孤掌又难鸣,鞑靼内部派系积怨已久,无论什么事儿,只有要支持的人,就立刻会有人站出来反对。
同样,有反对的人,同样就会有人站出来同意。
有时,这所谓的支持与反对,其实并无具体的缘故,只为一个原因:你赞成,我就反对。
反之亦然。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议,争议到一定的程度便是矛盾,矛盾一旦到了无法通过正常的途径解决,那便是用武力了。
能谈好的就谈,谈不好就打:用拳头说活,你不服也不行。
俗语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其实,比粮草更先行一步的,就是刺探军情了。
无论秘密潜入敌营,还是抓到活口,甚至于用间、反间之计。
总之,能将敌情了如指掌,才是重中之重。
知己知彼嘛。
当初北征之时,宗武等曾在北漠血战,此刻又来次这里,不是两军阵前,更非到兵相见。只为军情,那比粮草还先一步的军情。
这正是“知彼”的一部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