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案首(1/2)
府文院内。
宽敞的阅卷房灯火通明,上千份考卷按照顺序排放在长桌上。三位考官面色严肃的站在考房正中央的孔圣圣像前,二十位秀才先生站在身后。
“大宋,京东东路,齐州府城,新历一千零三十一年乡试,恭请圣裁!”肖府令高声喊道。
“恭请圣裁!”众人朝着圣像深深作揖,齐声说道。
一股奇异的力量凭空降临,众人未感到有任何风吹动,所有考卷却哗哗响动。
半柱香后,一半多的考卷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另一半的考卷散发出淡金色的光芒。
文气显现。
淡金色的文气光芒形成文柱,高矮不等。但是,却又两份考卷特别突出,皆是超出两尺,一份为二尺三;另一份更是达到二尺八,接近三尺。
名列第三的考卷却只是刚刚一尺出头,相差极大。
随后,一阵狂风卷起,所有考卷被卷的漫空飞舞。
风停,绝大多数考卷被卷至角落,只余一百五十份考卷,按文气柱高低排序,落雨长桌之上。
“为国选才,为圣取贤!”
肖府令说完,二十位秀才从后往前,每人依次取出七份考卷,开始评阅。
排序最前的十份考卷仍在原地。
姜院君轻笑一声,说道:“肖府令,你若是再不动,本官可就先睹为快了?!”
突然一句这样的话逗得肖府令和万学正均笑出声来。
“咳咳,即是我历城学子的大作,自然由我这个府令先观!”说罢,肖府令快步走到苏迟的考卷前。
诗词卷在最上面,肖府令看到方严正大,骨力遒劲的“春日”二字,不由得惊叹:“这是墨不沾肤啊!他已经摸到书法一境的门槛了!”
“唉,真是人才啊!我的书法也不过如此罢了!”万学正点点头,轻叹一声。
“不容易啊!书法不同其他,可不是有天赋就行的!这可是需要日复一日的练习才能做到!他小小年纪能有此境界,不只是天赋高,更能看出他平日里的刻苦!”姜院君赞叹道。
肖府令点点头,不由得继续读下去:“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读完,肖府令愣了愣。
“好!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的景象,也写出了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姜院君笑着说道。
“不错!春天万物复苏,春天百花争奇斗艳,万紫千红。这首诗完全描绘出了春天生机勃勃,青春热烈的特点!”万学正赞同的说道。
“好你个苏迟!哈哈哈……”肖府令突然哈哈大笑,“两位,咱们可都被这位小童生给蒙住了!”
“肖大人,你的意思是?”姜院君疑惑的问道。
“哈哈,这首诗写的可不只是春景啊!你们想,苏迟未曾离开过齐州,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
肖府令身为进士,眼界自然比举人出身的姜院君和万学正要好上不少,他叹了口气说道:“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啊!”
此话一出,考房内静悄悄的,这不过是考取童生的乡试罢了,题目要求作出咏春的诗词,是很常见的事,但从未有人在乡试将咏春诗写成哲理诗!
半晌,姜院君点都说道:“肖大人慧眼,一语道尽此诗之妙!这首诗把孔子的学说比作春风,写其博大精深,化育万物,泽被后世。更是寓情于景,语言清新活泼,尤其是后两句以其内涵丰富,形象鲜明。此诗又是乡试所作,必将传诵千古!”
一旁的秀才先生们听到此话,都不由得点点头。在乡试作出如此佳作,必将大大扬其文名。
万学正正色道:“明日放榜后,我便将此诗推荐给聚源书行的李公子,若能得他认可,登上《博雅诗刊》,此诗必然名传天下!”
肖府令笑着说道:“李公子乃是太白世家的嫡孙,若能得他认可,岂止诗传天下这么简单!”
姜院君点点头:“是啊,若他再推荐给太白世家的长老甚至家主,或许此诗可入诗庭!”
众人点头,都不禁流露出羡慕之色。
万学正叹道:“唉,我年过半百,诗文上千,却未有一诗曾入诗庭!”
姜院君安慰道:“诗庭由李白半圣半生所创,他圣陨后,诗庭更是并入圣院,粒有圣院圣力滋养。但凡诗词被录入诗庭,不止有文名广播,更能圣页奖赏,朝廷还会奖励文功。”
顿了顿,叹道:“可要入诗庭何其困难。诗庭的文渊阁评选诗词,由一位文宗、三位大学士负责,连五位翰林都只是文员而已。要入诗庭,首先还要至少有三位大学士或各国三品以上大员的推荐,每月不过三十六篇诗词入选。入选者不是翰林、学士,便是诗词大家,如何轮得到我等!”
众人沉默了一会儿,肖府令开口道:“不说这些了!还是来看看他的请圣言吧!”
姜院君和万学正应到,众人皆收拾好情绪,继续批卷。
肖府令右手执笔,沾上红墨,左手翻动考卷,待看完前五页,仍未有一次落笔,他不由得感到惊讶:“竟然还是无错?!他年纪尚小,我原以为他的诗词很出色就了不得了,不曾想他的请圣言竟然也如此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