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启程,香江(2/2)
这孩子调皮,到时候你可要多照看着点。”“妈!~~”一旁的周小迅可不乐意她妈妈这样说她。
“阿姨,你们放心,有我在,不会让小米有事的。”许敬宽慰道。
就这样,周小迅一齐去香江的事算是定下来了。
接下来的几天,周父、周母带着周小迅去办好了各种手续。然后林建国便带着许敬和周小迅转道燕京。
“小迅,到了那边一定要听话,知道吗!”临行前,周母一个劲的抹着眼泪叮嘱道。
“知道了,妈。”周小迅第一次离开父母,虽然有些叛逆,这时候不禁也有些伤感。
“林老哥,小敬,以后小迅就麻烦你们了。”周父说完还拿了一沓厚厚的信封递给林建国。
“哎,你这是干什么?这不是看不起我嘛。”林建国推了回去,互相推来推去的。
“叔,你就先拿着吧。”许敬见状说道,暂时收下也好给他们一个安心。
“叔叔、阿姨,我们到了香江会打电话你们的,以后每年我们会回来看你们,你们也可以申请到香江探亲或者旅游的,如果能通过那就可以到香江了。”许敬宽慰道。
在周父、周母拉着周小迅不断嘱咐的时候,许敬又把信封拿过来,无声无息中又把它放回了周父的口袋里。
许敬等人是打算先坐汽车到杭市,坐飞机到bj的。汽车启程的时候,周小迅回头透过窗子看着父母的身影,突然鼻子一酸。
“爸、妈,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习的!”周小迅突然将头探出窗外,向周父、周母大声喊道。周父周母听了忍不住又流出眼泪来。
“大麦,你坐过飞机没?”
“大麦,快看,那朵云真漂亮!”
“林叔,我们多久到燕京?是不是很快?”
出了衢市到杭市坐上飞机后,周小迅把之前的离别的愁绪抛到了一边,像一只刚刚学会飞翔的鸟儿,在天空里尽情的扑腾,还叽叽喳喳个不停。
到了燕京之后,他们回到了之前军区大院里。大院不是燕京独有的场所,但是燕京大院却是最有名的,形成一种独特大院文化。在八九十年代,燕京大院子弟占据了燕京文化圈的半壁江山,例如号称华国鬼才导演的江文、著名作家编剧王塑、摇滚教父崔建、著名演员许青等等,都是燕京大院子弟,在这个大圈子里面又有无数小圈子,最著名的就是导演冯晓刚与大院子弟叶惊、王塑等一众燕京大院子弟组成的京圈了,与诸多文艺界人产生过恩怨情仇。
在燕京的这些天,林建国和许敬先是去拜访了大院里的一些领导,尤其是那位刘姓老首长,于情于理都应该上门拜访一番。接着林建国又去拜访了一些他早些年的那些圈内朋友们,许敬和周小迅没有跟着去,许敬与他们毕竟差了一辈,说不上什么话。至于同辈的大院子弟们,许敬与他们交集不多,仅仅小时候揍过一些人,后来又跟着杨老三各地历练以及参了军,就更没有什么交集了。
没几日,林建国便带着许敬办理好了赴港手续。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加深,加上在八四年华国与英国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江问题的声明后,内地和香江的联系越发紧密,香江也恰逢产业转移,许多内地人都偷渡赴港务工。香江对新移民政策也宽松了许多,对于有亲属在香江的移民能够比较容易办理入境程序,在香江常住满七年后自动获得永居权。
经过林建国一再确认之后,许敬和周小迅坚持没有办理移居签证,而是办理三年期的工作签证,期满还可以续签,只是想要出境就会相对麻烦一些。
事实上两地由于管理与法律上的混乱,这其中有着相当多的空子可以钻,甚至数十年后都有着非常多双户籍的人存在,对于这些,林建国自有他的办法和人脉搞定。
这个时候文艺界已经有不少合拍片,赴港工作签证并不少见,原时空张一谋为了与巩莉相处就在八九年一齐赴港拍摄可以说是华国史上第一部穿越剧的《古今大战秦俑情》。
几天下来终于办好了手续,即将赴港开启新的生活了,对此许敬并没有多少激动,如果不算上早期许敬持枪进入越南的话,许敬并没有出境过,即便是前世,许敬也只是在网络上了解的香江,但是,在前世许敬离开的时候,北上广深又有哪一个会比香江差了?
激动的倒是有一人,那就是周小迅,自一启程便开启了话唠模式,对她来说,外面的世界一定很精彩。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