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反响(1/2)
正当君信在自己的办公室中,专心致志的计算着手头上的问题的时候,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中,一所享誉世界的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怀廷工程学院中,一位化学工程学院的教授正在看着最新一期的《nature》杂志。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者而言,研究最新的论文内容,从而寻找同行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于自己避免重复性的研究,以及获得研究灵感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c上面的文章,更是具有重大的参考和讨论价值。
而这位叫做理查德的教授,能够在霍普金斯大学怀廷工程学院工作,本身的能力自然不差,所以即使在牛人遍地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里面,理查德教授也是一位极为重要的教授。他所在的材料实验室是霍普金斯大学中最大的材料化学实验室,并且在这个实验室中担任着一位项目组的负责人。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怀廷工程学院起步于1913年,于1919年作为独立学院创建,至1937年时,已经培养了超过1,000名拥有工程学位的学生。1961年,工程学院更名为霍普金斯工程科学学院,并在1966年并入霍普金斯艺术与科学学院。直到1979年,工程学院再次形成独立的学术分支,更名为怀廷工程学院。
虽然怀廷工程学院的规模很小(到了2013年才仅有16位教授),然而却有一大批的科学家在此工作。理查德能够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获得教授的职位,确实有其过人之处。
“咦,这期的《nature》又有增刊了?这已经有好久没出现这种情况了。是哪位科学家做出了如此重大的突破,做出了一篇漂亮的论文?让我看看。”
理查德性质颇高的打开了杂志看了起来。不过他并没有按照自己的一贯习惯来阅读,而是直接拿出了增刊开始看了起来。
“论一种长程有序但不具备周期性的新物质的数学结构?这是数学论文,还是化学论文?该死的,不会又是一个傅里叶吧?”理查德教授看到论文的题目就不由得有点头疼起来,他当初就是因为数学没有达到要求才告别了物理学的,没想到在这里,他居然看到了一篇又像是数学,又像是化学的一篇论文。
“不管了,先看看论文的内容吧。”理查德并没有纠结过多,而是跳过了这段思绪,如果继续往下想的话,恐怕就要钻到牛角尖里面去了。
对于一般的科研工作者来说,看文献是一件非常费功夫的事情,因为你要仔细阅读才能跟得上作者的思维,才能提炼作者的想法和讯息。然而对于顶尖的科学家来说,看文献却是一件相当轻松的事情,因为他可以很快理解作者的想法,并且同时对作者的想法以及实验给出延伸,从而站到了更高的层次上,把握住了文章的走向,自然就很轻松了。
虽然因为大量的运用高等数学的内容,让这一篇文章看起来有点难以理解。然而或许也恰恰是因为如此,也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毕竟数学的东西是最容易验证的,只要找到一个数学家,对结果进行验证,那么自然而然就能确定这些到底是真还是假了。
不过理查德教授并没有去验证,在他的眼里,向《nature》这样的大期刊,要是没有经过严格的验证就将文章投放出来,而且是以增刊的形式投放出来,呵呵,那后果可以说是《e》最喜闻乐见的了。
“很有趣的推理,彭罗斯二维结构的定理推广到三维以后,将之运用到了晶体中来,得到的结论确实是不具备周期性的新的结构。”理查德教授为了这篇增刊的内容的连贯性,硬着头皮终于将数学的推论部分看完了,准备看接下来的正文实验部分。这时候,他的办公室的门“砰”的一下被人直接撞开了。来人正是他的合作伙伴,谢赫特曼教授。
“理查德,最新的一期的《nature》你有没有看到?”不等理查德教授开口,谢赫特曼教授就大声的说道。
“谢赫特曼,麻烦你下次进门之前先敲门好不好?还有,一般是有c出来之后,我都是第一时间看的,不过今天的这一期我还没有看完。”
“理查德,我认为我们有必要重复进行实验,起码要验证这位来自第三国家的作者的实验过程是否存在问题。”
“谢赫特曼,这不是重点。”理查德摇了摇头说道,“我必须遗憾的告诉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与文章的关系不大,而是他以数学推理的方式完全的解释了他要说的东西,下面的内容我想我不用看就知道一定是他建立的体系下的实验验证,就是不知道他有没有将这种体系进行系统归纳,如果有的话,他就一定会提出标准模型和相关的预言,我们只需要验证他所说的那些预言或者用他提出的体系的模型,就可以证明他的文章的准确性了。”
“呃,你是对的,那我们需要做验证吗?”
“谢赫特曼,如果文章你已经读完了,那么你现在去这一个项目申请表,要尽快的将经费申请下来,我还要进一步的研究他的论文,然后会制定出相关的实验方案。”理查德想了想之后,说道,他隐隐约约的感受到了国际晶体学界的变革风暴即将到来,所以打算先下手为强。
“好的,申请表我待会就去完成。”谢赫特曼点了点头赞成道。
“好了我想这边暂时就这样,剩下的在实验开始之后再来。”理查德吩咐道。
“嗯,我先去了。”
出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